工程好不好为什么不由百姓说了算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组织建设的节水工程是一个造福子孙的好工程,为当地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但因建在地下,看不见,未得到上级领导认可,甚至还挨了批评。在各地建设新农村过程中,有些领导就喜欢那些看得见的工程,尽管有些这类工程不管用。
造福于子孙的民心工程不仅得不到赞赏,反而挨批评,这种现象其实并不奇怪,因为当今一些官员却热衷于“观赏工程”。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建设的节水工程,为当地老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但埋在土里,犹如金子埋在土里不能闪光一样。这就涉及到一个眼光问题,在群众眼里,这样的好工程就是金子,但在某些领导的眼里就未必。本来金子就是金子,但上级领导来参观,却看到的却是土,再好的工程也就不是金子了,领导当然要批评。但我要说的是:批评乌拉特前旗节水工程的领导应该自我批评,更应该接受百姓的批评。对于一贯喜欢“观赏工程”、“面子工程”的官员,而造成浪费严重,劳命伤财,在群众中影响恶劣的,应引咎辞职。
如今官员喜欢建看得见的靓丽工程,是因为靓丽工程政绩分高,更易得到上级官员的好评和提拔。如果官员建工程对上考虑多,对下考虑少,显然靓丽、观赏的成份就多,考虑群众是不是最需要,能不能真正惠及群众就少。巴彦淖尔市乌拉特前旗的民本工程得不到上级领导认可,这说明上级领导还没有把发展和执政的基础和目的牢牢定位于民,没有把把理政的方向紧紧定轨于民,这显然有悖于民本政府的理念。
应该说,官员爱面子助长了大搞“面子工程”的风气。云南富民县的官员为了面子,却把一座秃山莫名其妙被喷上绿漆,为了一座秃山戴“绿帽”竟然花了47万元钱。如此“绿化”的形象工程,怎能不让纳税人心痛?当地老百姓更痛心地说:“这些钱用来买树苗搞绿化,可以栽满几座山了!”
其实云南富民县的“油漆画作”也是借来的艺术灵感,类似作品在河南等地早已露过脸。可见一些地方官好大喜功、一味追求速成政绩的不良心态,是玩过了头。更让人甚感忧虑的是这种做法却已成了官场的“潜规则”。
按理,民本政府的工程应该是民本工程,其好坏应该是百姓说了算,但现实并非如此。由于官员以面子工程定政绩,加上上级官员考察时,往往喜欢走马观花,看看“观赏”工程,又不做深入走访,所以这样的工程也就愈演愈烈。此风不攺,面子工程、“观赏”工程、天下第一工程就将生生不息,百姓评价不算数,这样的事情就永远无法根除。
工程忽视民心,讨好官心,必将遭百姓唾弃。“观赏工程”、“面子工程”是很难赢得民心的,但却容易赢得官心。所以,要遏制这种不良风气,应该自上而下的找原因。我们常说:人民唯大。曾有人说,“人民唯大”,就是要始终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以群众的呼声为第一信号,以群众的利益为第一追求,以群众的满意为第一标准。但我认为,“人民唯大”最关键的还是让老百姓说话有份量,工程好不好,官员的政绩如何,由百姓说了算。只有这样,官员才会对下负责,“观赏工程”、“面子工程”才能得到遏制。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