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史上最牛的钉子户”这座丰碑会倒下吗?

(2007-03-24 11:40:52)
 
“史上最牛的钉子户”
      这座丰碑会倒下吗?
    中国“史上最牛的钉子户”会倒下吗?在我的眼里它不再是一幢普通人的房屋,而是一座傲立在大地的丰碑。丰碑倒了,倒的却是法的尊严。
  http://news.tom.com/uimg/2007/3/23/huyue/1174616985921_28873.jpg 
    有记者说它“犹如大海中的一叶孤舟,随时都有倾覆的危险”。但我认为它不是大海中的一叶孤舟,而是一座矗立在人们心中的丰碑,即使倒了也是。
     23日是法律意义上强拆“最牛拆迁户”的第一天,“拆迁户”吴苹则向重庆高院递交书面申诉,请求撤销九龙坡区法院先予执行强拆的裁定。但法院表示:“是否需要实施强制执行,目前尚不能确定。”(2007年3月24日《北京娱乐信报》。虽然还没有强制执行,但今日之国情,不拆迁的可能性不大。我想“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再牛,也难以牛过当地政府,再有怎样的“钉子精神”,开发商总是有办法把“钉子”挤出,所以说,“史上最牛的钉子户”倒下只是迟早的事。
     有一点我至今还在想,为何媒体都对准了这个镜头:“最牛钉子户”的男主人杨武爬上了建筑工地大坑中的“孤岛”——屋顶上,挥动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是悲壮的一幕,一个公民为保护自己的房屋升起了国旗。这让我想了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面对当地政府和开发商的强制拆迁,他举着《宪法》挡在推土机前抗议。国旗和公民权利站在一起,它彰显着《宪法》的尊严,它书写着公民的真正的国家意识,也就是在个体权利受到威胁时,向《宪法》和国家寻求保护。他的妻子吴苹还召开了“新闻发布会”,从现代公民意识上说,这是一个进步,面对强势,运用法律和舆论来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吴苹对记者说:我不会妥协!既然我是合法的,我就一定要坚持到底。不仅是《物权法》,《物权法》之前的宪法也保护私有财产不能侵犯。女主人在现场可以熟练引用法律条文,具体到哪部法律哪一条款,她都背得很清楚。应该说,吴苹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这对一文一武、被媒体称为当代的“神雕侠侣”的维权夫妻,能不让人感动吗?个人的力量是卑微的,但我们总不能因为卑微,就不去捍卫自己的正当权益?如果我们都能像吴苹夫妇那样去争取,我们的国家就能走向更加文明的法治社会。
file:///C:/Documents%20and%20Settings/user/Local%20Settings/Temporary%20Internet%20Files/Content.IE5/9KLHZTPJ/1174631381544_48726%5B1%5D.jpg
     我说“史上最牛的钉子户”是座丰碑,不仅仅是象征意义上的碑(在一个被挖成10米深大坑的楼盘地基的正中央,孤零零地立着,象一座高大的纪念碑),而是因为它在人们的心目中早成了一座维权丰碑。卢梭说过:“一切重大的法律不是刻在大理石或铜板上,而是铭记在公民们的心中。”我想“最牛拆迁户”很有可能成为2007的维权典型,还由此可能开辟一片保护私产的法治传统,以此载入中国法治史。
     说起带入史册的“最牛拆迁户”,异国他乡德国就有一个经典故事,这个故事讲的是德意志帝国威廉一世金碧辉煌的行宫前,有座破旧的磨坊骄傲地屹立着,妨碍了他的观瞻。他找磨坊主多次协商未果,便令人强制拆迁。磨坊主将其告上法院,法院竟判国王侵犯私产,要求赔偿损失并照原貌重建了磨坊。到了威廉二世,磨坊主的儿子因为穷困,要将磨坊卖给王室,威廉二世并不借机抹去让父亲丢脸的史迹,而是送他三千马克,让他将磨坊永久保留,因为它象征着司法独立和审判公正。磨坊历经了多少个统治者,但它仍在,像纪念碑一样屹立在德国的土地上。
    应当肯定,能产生“史上最牛的钉子户”,那是我们社会的进步,换在十年前,这个“孤岛”早铲平了。十年前,老家县城沿河街开发,也碰到了这样的“孤岛”,原因是这个“孤岛”是新建不到一年的新房,而周边的旧房都拆了,屋主认为要拆迁,应早告诉他,他就不会在拆老房建新房,屋主要求适当提高补偿,但政府认为补偿要一个价。于是政府动员一切力量做屋主的思想工作,并要求屋主有工作单位的亲戚去劝解,没有在规定日子拆迁就停这些人的职。在所谓的无数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未果的情况下,政府官员带领干警把屋主家人强制拖出,这个“孤岛”在推土机“轰隆隆”的声音中轰然倒下。
  在过去,谁敢PK政府、和开发商叫板?那是注定要失败的。如今就不同了,不同是这个时代是网络时代了,当地政府所做的一切都可能暴露于天下;不同是这个时代步入了法制社会,公民可以运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不是这样,今天也就不可能产生“中国最牛的钉子户”,吴苹夫妇也不可能用弱者示强的方式为全国拆迁户赢得了尊严。我希望“中国最牛的钉子户”能成为人们记忆中的“磨坊”,成为象征着公民维权的真正丰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