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命探索

(2014-11-16 02:10:39)
标签:

林海峰

阳光森林

营养学

整体自然医学

分类: 瞬间灵感

生命探索

林海峰作品

 

大海,有生命么?如果我们把海不断地分割,直到分割成一滴水!

 

海里有无数的生命,水中有各种微生物!现在,我们把这一滴水,分成一千份!最后的那一滴,还是水?H2O

 

水汽蒸发,在云层聚集,里面也有生命么?就这些水汽,居然可以制造闪电!

 

分子组成生物!原子构成分子!原子核与带负电的电子构成原子。

 

大气中,78.084%是氮气,20.948是氧气,0.934%是氦气,0.033是二氧化碳,99.99%,余下的是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闪电,可以制造NH3,暴风云(积雨云)产生电荷,底层为阴电,顶层为阳电,而且还在地面产生阳电荷,似乎有意识地跟着云移动。正电荷和负电荷彼此相吸,但空气却不是良好的传导体。于是正电荷主动奔向树木、山丘、高大建筑物的顶端甚至人体之上,企图和带有负电的云层相遇;这种企图,是一种思维么?是有生命的意识么?是电子本身就是一种思维么?负电荷枝状的触角则向下伸展,越向下伸越接近地面。最后正负电荷终于克服空气的阻障而连接上。巨大的电流沿着一条传导气道从地面直向云涌去,产生出一道明亮夺目的闪光

 

闪电本身已经够神秘,又分为:线状闪电、带状闪电、片状闪电、火箭状闪电、球状闪电、联珠状闪电,尤其是球形闪电,如同一个外太空的生命体:球状闪电是闪电形态的一种,民间则常称之为滚地雷。十分罕见,却令人赞叹。像一团火球,有时还像一朵发光的盛开着的"绣球"菊花。它约有人头那么大,偶尔也有直径几米甚至几十米的。球状闪电有时候在空中慢慢地转游,有时候又完全不动地悬在空中。它有时候发出白光,有时候又发出像流星一样的粉红色光。球状闪电"喜欢"钻洞,有时候,它可以从烟囱、窗户、门缝钻进屋内,在房子里转一圈后又溜走。球状闪电有时发出"咝咝"的声音,然后一声闷响而消失;有时又只发出微弱的噼啪声而不知不觉地消失。球状闪电消失以后,在空气中可能留下一些有臭味的气烟,有点像臭氧的味道。球状闪电的平均直径为25厘米,大多数在10100厘米之间,小的只有0.5厘米,最大的直径达数米。球状闪电偶尔也有环状或中心向外延伸的蓝色光晕,发出火花或射线。颜色常见的为橙红色或红色,当它以特别明亮并使人目眩的强光出现时,也可看到黄、蓝和绿色。其寿命只有15秒,最长的可达数分钟。

 

闪电的化学反应

1.闪电时,可以使大气空中的氧气化学合键发生改变,生成极少量的臭氧。

2.可以让氧气和氮气化合生成一氧化氮,这是天然固氮的一种重要形式。

33H2+N2=2NH3

闪电可将空气中的一部分氮变成氮化合物,借雨水冲下地面。一年当中,地球上每一公顷土地都可获得几公斤这种从高空来的免费肥料。

这些科普的背后,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氨的产生,是闪电的作品,然后,就可以进一步形成氨基酸,接着就有了创造生命的可能性。

 

从另一个角度出发,构成的分子的原子,内含质子、中子、电子,质子由两个上夸克和一个下夸克组成,一个质子的质量是电子的1836倍。构成原子的这些微小组成,又是如何稳固的构成一个固定的原子,并且不停地处于运动状态?

 

电子具有波粒二象性,不能像描述普通物体运动那样,肯定他在某一瞬间处于空间的某一点,而只能指出它在原子核外某处出现的可能性(即几率)的大小。电子在原子核各处出现的几率是不同的,有些地方出现的几率大,有些地方出现的几率很小,如果将电子在核外各处出现的几率用小黑点描绘出来(出现的几率越大,小黑点越密),那么便得到一种略具直观性的图像,这些图像中,原子核仿佛被带负电荷的电子云物所笼罩,故称电子云。

在一个原子中,电子和质子因为电磁力而相互吸引,也正是这个力将电子束缚在一个环绕着原子核的静电位势阱中,要从这个势阱中逃逸则需要外部的能量。电子离原子核越近,吸引力则越大。因此,与外层电子相比,离核近的电子需要更多能量才能够逃逸。

 

这些很难读懂的物理学知识,从中学时代就无法被真正搞懂,但是如果把这些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或许想法会不同。

 

也就是说,最微小的那个部分本身就是具有生命的!正电与负电之间的特别吸引力,就是构成一切的基础!哪怕是在空中的负电,都可以找到地面的正电,然后,直奔而来,形成闪电!而闪电的巨大能量,有重组了大气的各种元素。

 

假设物种真的是进化的,那么在NH3之前,就已经有了意识,有了想法!

 

如果电子的变化,就可以引起能量的变化,而能量的变化即是生命的变化,那么在源头那里,或许生命本身就是电子运动的成像!我们的确都是投影。

生命死亡的过程,如同水被不断分解,最后生命分解到细胞,细胞分解为水分及各种元素,其中DNARNA的片段碎片,散落世间,成为病毒!

 

亿万年来这些碎片,无处不在,随时进入另一个生命,参与轮回。构成病毒的是氨基酸,而氨基酸,既可以来自闪电等自然的能量冲击,又可以和一切物种死亡的遗留结合,促成新的蓝图。

 

亿万年前,一个单细胞吞噬另一个病毒碎片,形成后来的细胞,外面是细胞,里面是像病毒一样的线粒体或者叶绿素!开始的复杂生命的复制与繁殖。

 

所以,如果小到电子就含有信息和意识,不同的电子运动,即意味着不同的生物信息!那么这些信息,必定和后来构成的原子,原子构成的分子,分子构成的病毒,病毒发展出来的细菌、细胞,有直接的关系,这样说来,万物皆有灵,就可以说得通,灵魂这个词语也就更容易找到答案。

 

我知道你看不到,我是留给自己看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你一定要来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