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情结

标签:
雅安地震救援慈善林海峰财经 |
地震情结
林海峰作品
雅安地震!
于是,无处可以宣泄的情感蜂拥而出。人民,通常要在这种时候有所表现,尤其是显示自己的善良、正直。
然后,微信就开始泛滥,人们争相转发各种与地震有关的各种信息,似乎特别关心,举手之劳,就消费了一次地震、一次悲情、一次正义感、一次大慈大悲!
如此轻易,有些信息,甚至连证实一下都没有,即开始传播,似乎即使是谣言,只要打着地震的旗号,竖起悲情的旗帜,就可以乱发。一个人,似乎觉得不装成一副很有大爱的样子,就不够时髦,于是,急巴巴地也插一腿,避免落后了。
其实,你要么明确你可以帮什么忙,要么就别在那里帮倒忙。仿佛吆喝一下,也很正义!瞎闹闹。
庶民有些怪癖,总想有点什么坏事情出现,然后,发一声喊,刹那间,满身正气,一时也觉得自己就满腔都是良心,高高地,站起了一回。
如果你可以做些什么,请确定那是真正有价值的,否则,可否不要挤在那里挣个眼球?那些虚假的招数,能否不用?要用,就来点儿实际的?
地震这种事情,我不专业,经历不够,没有什么值得贡献的思想,别人的东西,我也未曾验证过,自然也不该随便传播。如今,微信微博,都成了垃圾信息的集散地,人们越来越举手之间,就可以随意传播。
说话,是一种诚信指数,每一次未经查实,就随意传播信息的行为,都会给你的人格造成污染,给你的诚信,带来污垢。不要拿爱心做挡箭牌,若爱,必须有所作为。
这一次的地震,似乎,没有汶川那么惊人,又或许,震过了,也就麻痹了,于是说起话来,也都轻松了。可是,说真的,我们国家,真该好好做一个关于地震的全国普及教育,包括震前、震中、震后,各种突发情况,该如何解决,水源怎么保护,食物如何储备,逃跑如何选择,被压在土下、石下、屋檐下该如何自救?缺乏忧患意识,到了临场,再来慌乱,再来显示国家、人们的大爱,都很幼稚,不过是一场无可逃避、不得不做的表演。
我决定,未来在上海的课程里,增加这个部分,请地震局、火灾救援部队等等,来进行紧急事件防范及安全教育,免费对外、对全民开放。这种事情,原本也不该由政府去做,原是公民自己应该设法解决的。
雅安,素有美名,雅女,号称四川最美,如今遭此灾困。
地震局,看来坚持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测的,说可以预测都是谣言。偏偏,又有一个专门做地震预测的地震局!不知道该从何说起。靠不住啊。以后,看来,得自己设法学会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