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讲理的中国人

标签:
关键人物林海峰情感幸福人生阳光森林 |
分类: 瞬间灵感 |
不讲理的中国人
林海峰作品
100个人之中,能够遇到一个讲理的中国人,你已经很幸运了。可惜,这样的人,打着灯笼都难找。所以,在中国,遭遇幸福,很困难,随时都可以变成不幸。因为,不讲理。
满地的中国人,都爱讲道理。可惜,仔细一听,他们不是在讲理,而是在讲礼!礼从何来?从规矩、规定、规则而来,从奴性的封建社会残余而来,从木瓜脑袋而来。
如今,还有人要去念三字经,要去啃“中国文化”要去扑倒在孔子脚下,找些裹脚的布来!
这是一个极度孤独的民族,只要我还在中国生活,就必须自己设法培育出新人类,培养出有情有义的人来,培养出有能力讲道理的人来。
但是这实在很难。你一定早已经发觉,中国人是如何内斗,如何跟自己人过不去,为的不是理,而是礼!你一定会发现,很多人很受伤,他们没有被抢劫,没有遭遇匪徒,没有掉到山谷里,都没有,他们仅仅因为亲人之间,有着不同的看法,不同的意见,不同的思维,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想法做法,他们就很受伤,伤的不轻呢,可以恨上几年,可以恶语相向,可以冷言冷语,可以丝毫不去珍惜过往对方的付出、照顾、支持、协助,就为了那一点不同,水火不容!
为何有那么多人不快乐?为何有那么多的压力?哪来的?害怕什么,担心什么?没人讲理,一个“礼”一个思维的牢笼,限制着人们的生活。
黎鸣老先生说:“自从老子之后,中国人基本上丧失了会抽象思维的人” “所有拒绝抽象思维的人们都不可能理解老子及其《道德经》” “拒绝抽象思维的中国人丧失了“讲理”的能力”
可怜的中国人,自从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中国从此丧失了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也就无法探知真理,也就无法去讲理,最终,只能够成为一群“标准”的傻瓜,一群标准的奴性。
“人类头脑之中种种“象”的自由地吸引、排斥、连接、分离、聚合,……,并不断地从无序走向有序的一个总的过程,这个总的过程即人类头脑之中内在的“思维”。它始终伴随着人的生命而存在着,并随着人的死亡而完结。
关于种种“象”的一个全息的分类是:形象与想象,实象与虚象,具象与抽象。从上述的关于“象”的全息分析之中,我们立即可以看到,中国人最擅长的是形象、实像和具象的思维,而有一点点想象思维,也有一点点虚象思维,但是却几乎绝对地没有抽象的思维。”
缺乏抽象思维的人,停留于表象,停留在眼前的具象来看待事物,看不到事物的本质,看不到事物的发展,看不到事物的联接,看不到事物的延续,看不到事物的未来,这些看不到的可怜,令他们彼此都看不到,他们无法体谅他人的作为,无法预知,无法感受,只能够凭借一个头脑之中固有的“标准”来衡量,并根据这个标准,来看待事物离这个标准的差距,以此来评估是否要生气、发火,是否已经受伤和受伤的程度!他们毫发无损,却因为惯性地维护那个“礼”那个模式,那个标准,而“发怒”“抑郁”,漠视事实与真相。他们更无法去触摸“真理”,并勇敢地依据真实的感受去生活,或者创立学说!
整个中国历史之中,仅仅只有一个老子的著作“道德经”涉及抽象思维,即使是庄子也没有到达这个位置。老子的著作可以激发一切科学的想象,但是庄子不能,孔子所代表的儒家,更是完全不可能!这个民族被儒家思想深深地毒害,这种毒,深入骨髓,祸害每一个家庭,侵犯每一个人的内心,掩埋每一个的真性情,掩埋童心与慧根!
无处说理!这是我这么多年其实内心深处的孤独,还好还有云莉雅陪我,还好还有黎鸣先生可以共鸣,还好在营养学、人体奥秘中可以验证,还好这么多年的阳光森林道路有了一批能够听得懂点理的人相伴,否则,该有多么孤独无味啊?
“中国人两千多年所形成的固若金汤的“习惯”是“讲礼”的习惯,而绝对地不是“讲理”的习惯。中国人的“礼”是什么?是仅仅由上层的少数人组成的统治者,按照自身的利益所制订的关于天下(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种种(言、行、思的)关系的某种制度性的规定。这些规定的东西,全都只能是非常“具象”的东西,它们根本就不可能会具有任何的“抽象”的可能,也根本就不需要任何的“抽象”的要求,甚至也没有任何“想象”的需要,而完全都只能以暴力威胁的方式强行地要求人们服从。这里不仅没有“抽象”的思维,甚至也没有“想象”的思维,而惟一就只有“具象”的记忆,和按照记忆的服从地执行。”
你该不该感到幸福?不取决于你面对的生活,就算有人对你非常好,就算有人为你付出很多,就算你甚至已经感到了幸福,只要你觉得“不合礼”你就会无端端地痛苦,你就会无端端地吵闹,开不开心,取决于你记忆之中的标准,取决于那些历史权威流传到你的记忆里的标准,至于生命,无人尊重,至于爱,无人珍惜,至于真情,无人在乎。一切都被记忆里,那个固若金汤的“标准”所控制,难以摆脱。
“在漫长的两千多年的历史之中,早就已经使得你们变成了不需要拥有任何思维的能力的动物群了。如此根本就不需要任何“思维”的动物性的中国人,它们怎么可能还能够让中国人具有“抽象思维”的能力呢?他们惟一只需要有最基本的记忆能力就足可以了,而根本就不需要有理解力,也更不需要有抽象的创造力。
翻遍中国所有的古籍文献,我也只能发现,只有两个人曾经具有非常丰富的“抽象”的思维,他们即是伏羲和老子。伏羲的“抽象思维”的结果,即是他的“八卦”和“六十四卦”的符号,老子的“抽象思维”的结果,即是他在《道德经》之中已经成为了非常完整的理论系统的众多的“抽象”的概念,以及这些概念之间的大量非常富有逻辑性的关系的描述。”
“所谓的“抽象思维”,正是人类从认识对象的形象、实象、具象、想象、虚象,一直不断地“抽取”其中的“象”,直到人类无法利用自己的视觉直接看到的某种最高的“抽象”。这个“抽象”最后是什么?它可能就只是一个符号,或者一个数字,顺便说说,在物理学之中所形成的几乎所有的数学公式,全都可以认为是“抽象思维”的“产物”。这些符号,数字,公式等等,均具有人类赋予它们的某些组成“对象”的最基本的特征,或最基本的不变的关系。”
“例如最早的一位古希腊哲人泰勒斯认为,一切物质均由水组成。请大家注意,在这里,水虽然是人们可以看得见的东西,但是如何由“水”来组成“物质”的过程,却是人们无法看见的,它只能是某种想象。后来,古希腊哲人又不断地进行想象,例如认为“物质”是由“汽”组成,以及由“火”组成,等等等等,最后,发展到了留基波的“原子论”。在“原子论之父”的留基波的眼睛里,原子是人类的视觉所看不见的东西,正是这种人类看不见的东西组成了所有的“物质”。我们可以看到,上面所谈到的关于“物质组成”的不断地思考的过程,其实也就是人类关于“物质”的抽象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这个过程到了今天更发展到了更小的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种种的基本粒子,以及最后的更基本的“夸克”等等。
总结上述的“抽象思维”的例子,可以看到,这样的科学精神在整个中国大地两千年来难以寻觅,你无法听到人们的对话里有任何这样的线索,你无法看到中国的书籍里有这样的线索,这样的思维,在独尊儒术的两千年里,掩埋得难以挖掘。
“丧失了抽象思维能力的中国人不仅丧失了创立人类自然科学的可能,也同样丧失了创立社会科学的可能,自然也同样丧失了创立心灵科学的可能,甚至中国人白活了两千多年,连一个像样的理论系统都不曾拥有过,惟一一个有一点像理论系统的“阴阳五行”的“中医中药学”,事实上也早就已经丧失了“理论”的逻辑发展的可能性了。其中,最关键的是“五行”的问题。“五行”不是逻辑,而且还更反逻辑,丧失了真正逻辑的生命进化的可能性。”
整个宇宙的存在,存有无限的奥秘,一切的探索,都源自抽象思维能力,能够穿越一切表象、具象、实像,寻求联系与规律,找寻万物间的深层联络,开创新的路径。
而人性则是一个小宇宙,充满灵性的生命,随时都在感受变化。
从这个角度里,你也很难在中国遭遇真正懂得爱的人,因为爱根本不是一个具象,也不是一个表象,更不是一个可以看到的实像!都不是,爱和真理在一起,是一个很抽象的系统,是一个完整的系列,是关联,是延续,是动态变化之中的,是“无礼可讲”的,是独特而隐私的,是不足以和外人道的,是无法对比和参照的,是没有标准和条列的,是允许和可能的!可惜,中国人不讲理,他们找不到逻辑,无法体会抽象,他们必须拿出爱的证据,必须追根究底地问,你到底爱不爱我,你打算怎么爱,你有什么证据,你要怎么保证?这些话听起来就让人觉得索然无味,离爱遥远,可惜,一大堆中国人,就拿着这样的矛和盾,彼此战斗者!
我为何突然如此努力工作,真正的愿望,就是尽快找出一些讲理的人来,或者培养出一批讲理的人来,让这后半生可以跟几个活得明白的人在一起。
可遇不可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