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谁看过这篇博文
加载中…
正文 字体大小:

忍看《金陵十三钗》

(2011-12-27 00:02:56)
标签:

影评

金陵十三钗

忍看金陵十三钗
林海峰 

不论别人怎么评价张艺谋,我从不错过他的影片。尽管,他的影片从未给我带来过快乐。

张艺谋应该是无法制造快乐的人,红高粱也好、菊豆也好、秋菊打官司也好,或者满城尽带黄金甲,乃至,现在的《金陵十三钗》。

这就是特色,艺术总是尤其个性,张艺谋的标签,就是你必须准备好足够的沉重,去面对他讲的故事。你可以从冯小刚那里期待快乐,但是你绝不可以从张艺谋那里,有这样的期待。这也是张先生的成功。

南京大屠杀时期的战争题材,无论如何,都是令人不安的。你必须带着这样一份默哀的心境,走入电影院,战争、南京、张艺谋,每一个关键词,都将让你去准备那种灰暗。

而运用强烈的反差,是张艺谋的偏好,即使是奥运会开幕式,手法也是相同。色彩上的反差在《红高粱》里面、童真与乖张,在《菊豆》里面,暴力与柔美的反差,在《金陵十三钗》里面。

还好,至少张艺谋没有继续他大量运用摄影技巧和画面的力量来诠释影片,而是让角色的反差来凸显故事的深刻。

孩子,尤其是女中学生,投放在南京大屠杀的背景里,注定要去换取观众的同情、难过、眼泪。而酒鬼与神父,妓女与侠女,这些不可能而又似乎合情合理的角色变化,更加呈现的反差所形成的艺术冲击力。

好看,是人物的美,好看是女中学生的纯净,妓女的风情。无论如何你总会给张艺谋先生一个不错的评价,作为导演,每一次,他总能够让你觉得有一种张力,吸引力。

战士的穿插,使得故事的层次感丰富起来,汉奸也没有常见的嘴脸,日本鬼子也尽量改变千篇一律的凶残,多了一点看似浪漫,实则更加险恶的作为。

但是,当你回头在去回味刚刚看完的这部影片的时候,画面里,还有多少是可以驻留心灵的呢?显然,不多,依稀有两个关于女主角的画面,其余的,在半小时内,随着寒风,也记忆中模糊了。

或许,太多的人物,是很难一一刻画出来的。张艺谋毕竟距离大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尽管导演已经努力使得这么多的角色可以区分出个性来,但是,在角色的塑造上,显然还是深度不够,难以留下太深的印记。不过,男女主角的表现,是很棒的,可圈可点。尤其是女主角,风情出来的,义气出来了,柔情出来了。

人物所呈现的气质,我想还是没有达到那种传神,但是也已经不错了。

悲,不算很悲,点没有爆破!美,不算很美,美没有传神。只是,这都是更高的要求而言,降低一点去看,还是值得期待的。

南京的题材还会继续拍么?要走出这一段历史是如此困难!埋下仇恨真的可以“不忘历史”么?又或者,可以有一个思路,让生命除去仇恨,更加热爱和平!我觉得故事及收尾没有在思想的高度上有任何的提示,依然留下的只是悲愤,从艺术的刻划上,张艺谋,没有更多的贡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