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不是大师

(2009-11-03 17:15:10)
标签:

大师

健康管理

营养学

养生

自然疗法

林海峰

健康

分类: 哲学与自然的思考

                                           我不是大师

                                             林海峰

 

34岁那一年,参加一次会议,五星级的酒店门口,写着“欢迎国际营养大师林海峰先生莅临”,那个时候,且喜且忧,喜则来自虚荣,飘然了一会,忧则以为,34岁变成大师,到了55岁岂不变成大仙?65岁就改变成妖了。

 

总之,前途危险。当时问了主办方,这称呼从何说起,他们说,一是绝对敬仰,二是便于宣传,我暗自想,大约第二部分的需求大一些。

 

可是后来去了许多地方演讲,发现不约而同都该称大师,即便原本是医院院长、教授,居然也这么称呼,心里继续,且喜且忧!

 

我不知道,所谓大师,究竟是怎样的定义,或有何标准,如今个个都善于包装,动不动就是什么十大成功学讲师,亚洲成功学大师之类,我实在不想和这些称呼混在一起。在我以为,大师这样的称呼,至少胡子得再长长一点,头发再多白一些才有些儿像。

 

后来一直希望人们叫我大侠,这个称呼我倒觉得很符合我,没有什么职称限定,天涯海角到处游逛,挺像。至于这个大师的称呼,就想找个地方退货,可惜,没地方办手续。

 

我总在想,这么多人在讲课,为何给我冠这顶帽子,害我走路不得安稳!私下里,几度想摘这顶帽子,却赶不上盗版传播的速度快,一时之间,大江南北,都称大师,连电视台也照着介绍。我就发现,中国人大抵是需要帽子的,不是高帽子、就是黑帽子,总是要戴的,不是你的需要,是他们的需要。

 

到了今天,更加觉得这个帽子太大,太重,戴得不舒服,所以借个机会,把它脱下来。正好,最近有些理由。

 

一连仙逝了几位真正大师级人物,先说他们的养生之道,多有相似之处,先是季羡林,98岁去世,养生之术有三“不”主义:“不锻炼、不挑食、不嘀咕,闻名全国”,所谓不锻炼,和我说的不运动不谋而合,都是指不过度运动,而是适当的活动、玩耍,所谓顺其自然。第二位大师,贝时璋,中科院院士107岁去世,其养生之术第一大特点,就是在98岁之前从未去过医院,从不打针吃药。总结自己的长寿经验时,贝时璋认为主要得益于4个方面:“淡泊名利,宽厚待人,适当运动,注意营养。”刚去世的钱学森,98岁,生活上,不抽烟、不喝酒,最大的特点就是爱笑。

 

这些都是真正的大师。季羡林是东方学的大师,贝时璋是生物物理学的科学家,钱学森是航天之父。他们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喜欢别人称他们为大师。

 

我也不知道谁能够称做大师,但是我想,好歹得有几大特点,一是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创造,二是刚正不阿,个性卓著的天才,三是自立门派,独创思想,四是对人类做出巨大贡献五是培育人才,开创新的格局。在这方面,从近代到现代中国能够够得上的,真是稀有。所以智慧如南怀瑾,聪明如纪晓岚都不敢称大师,只说自己玩玩而已。

 

我就更不必说了。年少轻狂,不过是一只闲云野鹤,图一个自在,求一份悠闲。一生胸无大志,既不想成为伟人,也不想成为大师。如果说有追求,就只有几样,一是可以快乐自在,不用看人脸色,不必求人办事,不须应酬他人,二是多些有情有义的朋友彼此珍惜,三是可以常伴家人,彼此恩爱,四海悠游。

 

至于在健康这个领域的贡献,一是多收益于许多前辈的著作点拨,二是有缘得到许多提示,真正的贡献,也只是随缘做点事情而已。

 

许多人对我抱有很大期望,也有一些对我要求很高,可惜,我爱自由超过成就,我爱生活超过金钱,我爱家人超过生意。我需要成就、生意和金钱,但这也只是需要一艘船,度我去四方。

 

我不是大师!所以,别对我有啥要求。哈哈。我不是大师,别指望我会在意那些是非,我不是大师,别把希望寄托在我身上。

 

只对于少数人!这是我的座右铭,我的爱,我的时间,和我的智慧,都只是留给少数人的。如果有缘,就做个朋友,做我的朋友,会是很幸福的。如果有缘就彼此相视一笑,就彼此给声喝彩,就够了。

 

你们可以成为大师,我不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