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日女报》

(2007-09-29 09:58:46)
标签:

健康/保健

今日女报

林海峰

心脏疾病

 
中年男人,奔腾的事业脆弱的“心”  
发布:[2007-9-25 9:35:18]
 
·网站首页>经营男人

专栏

林海峰 整体自然疗法创始人、国际营养大师、中国老年学学会健身与长寿委员会专业委员、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医药保健研究会理事。已有超过100万人体验过他所推广的独特的饮食、呼吸、运动方式,从而获得体质的改善。林海峰提倡用食物及生活方式的调整来帮助病人掌握健康、并运用整体自然哲学理念,将中国的中医、印度的瑜珈、古希腊的医学融合在一起,有计划地通过对冥想、随机运动、瑜珈、药草学、食物学、水疗、呼吸训练、心理调节等自然疗法的整合,开创整体自然疗法的先河。

文/欣然

9月30日是世界心脏病日,世界心脏病日于1999年由世界心脏病联盟发起,目的是促进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据世界心脏联盟统计,全世界每死亡3人,就有1人是因为心血管病症而死。统计材料还显示,80%死于心血管疾病的人来自于中低收入的国家和地区,而且这些国家和地区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随着肥胖症患者和吸烟人数的增加继续呈上升趋势。中国则是世界上冠心病死亡的第二大国。新近公布的有关调查显示,亚洲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增长迅速,而且今后将会集中在青壮年和城市人口中。预计2010年中国将会迎来第二次心血管疾病的浪潮。
今年,著名相声演员马季、侯耀文的突然离世都和心脏病有关,“心脏骤停”、“心源性猝死”已经成为男人的“健康杀手”。据澳大利亚研究人员研究表明,男人易患心脏病,是因为男性激素会激活、加速血管中胆固醇沉积的基因。研究人员还发现,雄性激素对与心脏病有关的27种男性基因有刺激作用,但对女性基因却没有类似作用。世界卫生组织说,35岁-65岁的男人死于冠心病的几率比女人高500%。
那么,在35岁-65岁的城市男人中,哪些男人离危险边缘更近?

孤独的男人
瑞典专家研究发现:孤独的男人患心脏病的危险性更高。研究人员对741名50岁的男性志愿者进行了长达15年的跟踪研究,记录了他们周围的社会支持情况以及他们中间心脏病的发病率,发现朋友数量多者,心脏病发病率仅是孤僻男人的45%。

大腹便便的男人
美国研究人员通过分析大约4万名年龄在40岁到75岁的美国男性的有关资料,来确定身体质量指数(BMI)与心脏病的发病危险之间的关系,最近发现,大腹便便的男性(苹果体型)患心脏病的危险性是体重正常男性的两倍以上。

压力过大的男人
一研究小组对3320名男性进行跟踪调查之后发现,周一男性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最大,所以周一早上男性更容易犯心脏病,概率比其他时刻要高出33%。对此,科学家解释说:“醒来后的3个小时内是最为危险的,因为这段时间体内的应急激素含量相当高。如果周一午后再开始繁重工作,可降低59%的心脏发病率。 ”

容易生气的男人
与和善的人相比,通常对他人抱有敌意并轻视他人的男人患心律不齐等病症的可能性要高出30%。《美国心脏病协会杂志》一份报告称,一项历时半个多世纪的跟踪调查研究表明,性情暴躁、无法控制怒火的男子患中风或因心脏病猝死的风险比常人高。而爱发火的女人患中风或心脏病突发的几率却没有这么高。

心脏健康系列话题之一——

是你伤害了心脏

近年一些名人纷纷因心脏病去世,如古月、马季、侯耀文。连美国总统布什也差点死于心脏病,以色列总理沙龙,更是饱受心脏病的折磨。许多人因此对心脏病充满恐惧:仿佛无论拥有多大的权利、财富、多好的医生、多么高科技的药物,都对心脏病无能为力。
其实,我们要懂得的一个关键问题是:究竟是心脏有病,还是我们的行为伤害了心脏?如果是心脏有病,你也许不知道从何入手。但是,如果是我们的行为伤害了心脏,而造成了心脏的各种异常,那么就请不要把精力统统放在治疗心脏病的问题上,因为贵为总理都无能为力。
如果你选择做自己生命的主人,而不是逃避责任放弃照顾自己;靠矫正个人生活行为与习惯,而不仅仅是靠医疗、手术、药物,所产生的力量远远大于各种药物。因为疾病是由你自己造成的,当然只有在你自己愿意主动承担起健康责任的时候,才可能恢复健康。
首先,你需要学会倾听来自你身体的语言,听懂来自你的心脏的呼声:它需要什么?害怕什么?像爱护婴儿一样照顾你的心脏,感谢它不辞辛苦、日夜为你全力以赴地工作。
心脏的真正作用,是将身体需要的营养和氧气,通过血液做载体,送往全身各处,以保证每一个细胞的生存。如果心脏的工作不能满足身体需要,细胞就会发出呼救信号,大脑接收后,就会让肾上腺分泌激素命令心脏加快工作。整个养分运送工作的基本流程是:细胞缺氧呼救——大脑发布命令——肾上腺分泌激素——心脏加速跳动——血管与肌肉收缩将血液送往全身。当大脑调动身体的能量来帮助心脏工作,肾上腺就必须分泌激素来完成能量的调集工作,体内的组织储藏的蛋白质、糖原、脂肪被调集,造成组织被破坏。血管和肌肉,也因此被损害导致老化,失去弹性,久而久之,更加重了心脏的负担。
所以,导致心脏病的关键,并不是心脏有病,而是细胞缺乏养分和氧气,尤其是缺氧,会导致细胞立刻死亡,机体衰败。那么,是谁造成细胞缺养(氧)?罪魁祸首就是你自己!
首先,错误的呼吸习惯,导致肺脏没有完全工作。许多人的呼吸都非常浅,并且时常紧闭着嘴唇而阻碍了呼吸的通畅。那些紧盯着电脑的人士,他们的健康杀手并不是电脑,而是他们盯着电脑、紧闭着呼吸的习惯。这个多数人奇怪的习惯,令他们不知不觉地进入缺氧状态。眼睛发红、头昏、口渴、情绪暴躁这一切的行为,全部来自这个习惯。
那些个性容易紧张、发怒、生气、抑郁的人,都会习惯性地紧闭着鼻子和嘴,而使自己时刻出现缺氧状况,所谓心理问题,其实也常常是因缺氧而引发。
当人体进入紧张状态的时候,就会启动人体的应激反应。这种反应的核心内容,就是加快能量消耗。而加快能量供应的措施,是由脑下垂体分泌荷尔蒙,指挥肾上腺分泌荷尔蒙以调集应激反应需要的营养物质,再推动甲状腺工作完成能量的转化,从而完成整个的应激过程。同时,能量物质(蛋白质、脂肪)转化成热量的过程,还需要大量的氧气参与反应,这样又加剧了身体的缺氧状态。为了应付这样的状态,人体会出现一系列很有谋略的身体反应,这些反应本身,蕴藏着身体的智慧,更显示了身体高超的平衡技术。
这些反应包括:

头昏(缺氧表现)。提示身体需要躺下,减少血液输送氧气的负担。
心跳加快(加速供应氧气和养分)。
肌肉紧张(帮助心脏将血液输送到需要的部位)。
血压升高(协作完成氧气和养分的供应)。
出汗(用完的水分携带相关毒素及完成任务的已经无用的化学物质排除体外)。
排尿(同排汗功能类似,只是汗液中的成分多为脂溶性的物质,尿液中多为水溶性物质)。
疲倦(能量物质急速消耗后,缺乏及时的养分和氧气供应,身体进入自我保护状态—提示身体需要休息)。
呕吐(消化器官因能量被用尽,而缺乏能量完成消化过程,身体将其掏空,以减少身体的负担也避免残留在体内,因不能及时消化而转变成为毒素)。
腹泻(已经经过胃到达肠道部分,还没有被吸收的食物糜团,也因身体缺乏能量和缺乏各种需要消耗多种营养物质才能够制造的酵素,也被迫放弃,通过腹泻排出体外以减少身体负担)
喘气(身体反应,希望补充回消耗的氧气)
低血糖(糖已在应激反应中被调用)
心肌梗塞(因体内水分的流失,而导致血液相对黏度上升,并且在应激中,由于调用了骨骼中的钙质,多余的钙又与血液中的脂肪、胆固醇结合,从而又导致了血栓的形成,阻塞了通往心脏的血管而引起新的疾病)
血管硬化(为了应激,使血管收缩而拉紧,这种反应长期反复存在,必定导致血管的损伤而造成硬化)
炎症(应激反应,将造成身体细胞的快速老化和死亡,死细胞提供细菌和病毒养分促使细菌和病毒的大量繁殖而引发身体的免疫反应,另外,应激过程中身体将调用各种黏膜膜组织上的蛋白质结构用于制造各种化学物质,包括各种荷尔蒙,如不能迅速补充得到蛋白质,就会引起黏膜组织的持续损伤,最终又引起胃炎、肠炎等黏膜组织病变的疾病,同时导致血管也出现炎症。而炎症本身,也是身体修复损害的一个标准程序)。
上述所有连锁反应,是身体应激而在工作引发的各种症状,也是引起心脏问题的关键。但许多不了解的医生把注意力放在压制身体的症状上,实际上,这些症状也是身体为了应付压力和紧张所做的对策。这些对策,正是身体继承祖先的智慧所做的保护手段。
所以,伤害心脏的不是疾病症状,症状只是身体受到伤害时的反应。造成紧张、以及应对紧张和压力的错误表现习惯,那些错误的习惯性动作,造成了对心脏的危害,这才是引起问题的关键。

建议:
不要紧闭你的嘴巴和鼻子,时刻进行呼吸的调整,保证氧气供应;要解决症状,先要改变你的行为习惯。

下期话题预告:
饮食如何导致心脏缺氧?
本报已开通专家答疑,如有健康或营养问题,欢迎来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命密码
后一篇:超越林海峰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