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百姓故事 |
他眼里容不下错别字,认为一个小小的错字在公共场所出现就是大事
他自设奖金鼓励纠错,公布了自己的电话号码:5795159
他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6周年之际,在民间营造一个人人关注文字规范使用的氛围
他开始免费为农民工子女起名字
“咬文嚼字”的李永生
李永生,男,36岁,业余时间研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别人的眼睛里容不下沙子,李永生眼睛里容不下错字。有人说他爱管闲事、“咬文嚼字”,也有人说他爱出风头,不管别人怎么说,李永生还是坚持纠正错字。到今年,他已经和错字PK10年有余。
2006年12月20日,一大早,李永生刚到办公室就接到一个老者给他打来的电话,自称姓马。老马一接通电话就问:“你是李永生吧,你是不是很有钱?我一天挣你300块钱行不行?”接着便直言李永生出风头,沽名钓誉,小题大做,认为以他个人的力量不可能消灭错别字,还指责他这样做是个人炒作,是个人英雄主义。李永生的眉头皱了一下,没有解释。这样的电话他接了不少。
老马说的是李永生自设奖金在呼和浩特纠正错字的事儿。
2006年11月份,李永生通过新闻媒体向全社会公布了自己的电话5795159并声明:凡是在呼市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发现明显错别字的,给他打电话“举报”,可获奖金。消息一公布出去,立刻掀起轩然大波。
到目前,他共接到了上百个电话,绝大多数市民纷纷表示支持他纠正错别字。不少市民还自告奋勇,骑着自行车满城转着找错别字。一些老年人找到错字,就去找相关单位和部门领导,和他们交涉改正。这些市民还告诉他,他们找错字不要奖金,他们觉得这是一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一个叫付大海的大爷给李永生打来电话,说:“李先生,你是在为首府做事,我支持你,我找错字不但不要钱,还可以承担一部分奖金”。这让李永生非常感动,也倍受鼓舞。广大市民的热情支持,说明他做的事情反映了民意。
放下电话,他伸手拿过办公桌上的一张报纸,在一则关于200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6周年的消息上,用红笔重重地画了一个圈儿。他计划在《语言文字法》实施6周年的时候,给规范文字使用做点事,通过自己的呼吁,鼓励广大市民行动起来,去纠正、指出公共场所等地方出现的不该出现的错字,在民间掀起“群众主动纠正错别字”的风潮。
晚上,李永生回到家,和妻子说起了电话的事情,妻子嗔怪地说他管闲事还管出争议来了。他笑了。这些年来,妻子对他一直很支持,并且也养成了挑错字的习惯,两个人常常会同时在电视节目、街头同时指出错字。其实,李永生并不是一个吹毛求疵、很狭隘的人,认识他的人都称赞他是个很大气的男人。
那么他怎么“咬文嚼字”起来了呢?
1996年,春节前夕,李永生上班路过内蒙古商检局,发现商检局大楼前“欢度春节”的“度”字被写成了“渡”,他找到商检局办公室主任,指出错误,对方很认真地接受了。两天以后,错字改过来了。他管的“闲事”被当成了公事,得到了认真对待。李永生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情尽管是小事,但是对于净化城市文字环境颇有作用。
此后的几年里,李永生便和错字较上了劲儿。他倒不是刻意去找错字,但是一旦出现错字,肯定逃不出他的视线。发现了错字,李永生便找到相关领导,对他们说:“你们这个字用的不对,因为这一个错字关系到你们单位的脸面问题”。
李永生这样说是碰壁碰出来的经验。一次,他来到一家度假村纠错,一个年轻的主管接待了他,但是他刚刚开口就被顶回来了,那个主管对他的建议不屑一顾,还认为他多管闲事。后来李永生用单位的脸面问题说事儿,效果还真不错。
2000年以后,他纠正错字圈定了范围:公共场所、企事业单位用字。他觉得错别字堂而皇之地出现在这些显眼的地方会产生很不好的后果:会误导孩子,会影响首府城市文明,更会给城市形象摸黑。他还希望自治区60周年大庆的时候,在喜气洋洋的气氛中,首府呼和浩特的公共场所没有错别字。
在日记本里,他这样总结规范使用汉字的意义:汉语言文字是中华文化的直接传承者和集大成者,是中华文化的代表。语言文字的纯洁性、规范化和健康发展,是汉语言文字本身健康发展的需要,是社会和社会群体文明进步的需要,是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需要。
李永生就把这件一些人认为是“小事”、“闲事”的事当成“大事”、“正事”做了,占有了他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一个好友曾对他说,凭你的能力,用纠正错字的时间来赚钱,现在差不多买了车了。李永生也明白,但是,他认为规范语言文字的使用是“大义”,给自己买车是“小节”。
去年暑假,李永生纠错“纠”到了中小学生作文上,得到了学生家长的认同。近两个月时间,200多名中小学生和他结下了不解之缘,老师反复强调也改不过来的错字,到了他的手里,一两遍就解决了问题。学生家长颇为震惊,纷纷要求李永生办班,给孩子们上课。他拒绝了,因为他没有时间和精力做这件事情,他还有自己的工作。
从2006年9月份开始,李永生通过为期三个月的调查发现,很多农民工受自身文化水平的限制,给孩子所取的名字不科学、不规范,还有一部分人找所谓的江湖先生给孩子取名字。现在人名用字不规范带来的后果已经很严重,重名率提高,冷僻字增多,人名问题渐渐影响到社会的某些领域。
李永生做完调查就决定了今年的“工作目标”。2007年元旦前夕,他免费给农民工的孩子起名字的消息一经公布,在节日期间他就接到30多个电话,其中有杭锦后旗打来的,也有乌兰察布市打来的。
1月4日下午,呼和浩特市政府的一个部门打来电话,对李永生的作法表示感谢,并告诉他,他的事情已经引起了市政府的注意,政府将参与纠错工作。这个电话让李永生激动了一下午。终于,他的行动得到了承认,也不会有人再说他管的是“闲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