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奇怪的是,曲黎敏先生也居然这么认为。还不如湖北荆州的老百姓理解的鲜活:
关关雎鸠进新房
在河之洲看新娘
窈窕淑女生贵子
君子好逑状元郎
关关雎鸠一块屏
在河之洲两个人
窈窕淑女真好看
君子好逑做夫人
关关雎鸠在两旁
在河之洲陪新郎
窈窕淑女容貌好
君子好逑为新郎
关关雎鸠进房来
在河之洲两帐开
窈窕淑女床上坐
君子好逑撒起来
2
不想“异化”《关雎》的话,得有两个实事求是的还原,一是还原到《关雎》当时的时代和地域,二是还原到把她放在开篇的孔子身上。
3.
在诗经那个年代,适婚的贵族女子,是要先接受教育的,当然不会像现在这样,男女生在一个学校,女生们会单独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要么四面悬崖,要么四面环水。
这样的地方,在百度地图上可能会标注成“泮宫”。但是,在少男们眼里,都是进不去的地方,那就是“在河之洲”、在水中央、在水之坻,基本进不去。就像晋城阳城的砥洎城那样。
方圆百里,有这么个地方,大家都知道,里面住的都是情犊已开的妙龄贵族女子,可想而知,周边得围着多少春心萌动的少年。
4
全诗看来:
春日河岸,回响着雎鸠鸟咚咚的叫声,春水静流,绿油油的荇菜叶随波荡漾,妙龄女子她就就住在水中央的绿洲,我想娶她进家门,但是好像一点门路也没有……
日思夜想空相思。转眼到了夏天了,荇菜还在随波荡漾,开始采摘了,水中央的琴瑟声响起,欢笑声传来……后来王维说的“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没准就是从这里移情来的。
转眼又到了秋天,荇菜可以用劲拔了,姑娘回门在祠堂,完婚仪式上,钟鼓响起来……
姑娘出嫁了,按照古礼,成婚后三月要回到娘家,在祠堂里举办仪式,才正式成为婆家人。这期间,要是有啥事情,新娘还是娘家人。
后来,三个月被缩短到三天。
5.
至于,歌咏的是不是君子本人,还是旁边起哄、羡慕的小混混,这就不好说了。就像大学时候,男生跑到六号楼下弹吉他、摆鲜花,等待着女神从楼下款款下来。周围围着一群看热闹的男同学,有时候等来的是楼上一盆冷水。大家就一哄而散。
不过,对于孔夫子来说,这首诗和这个场景都太重要了,相当于文明的肇始,毕竟以前看上那个姑娘,都是直接上手抢,哪有这么多斯文。又思服,又琴瑟,又钟鼓的。
对于想要的东西,吃相不要那么难看,这才是孔夫子最担心对问题。所以名列诗经第一篇,也是他老人家用心良苦。可是,直到现在,这似乎还是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