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企业文化 |
仁慈的老板如何就成为了坏人?
--企业文化中的期望管理
刚过元旦,离春节还有1个多月。
小含打来电话,电话中除了嘘寒问暖拜年祝福等之外,其中有1/3的内容是在痛骂他的陈总,没有人性,升职、奖金、培训、福利都没有兑现……
放下电话,才忽然想起,又到一年分红忙的时候。这个时候也正是很多企业人力资源部门最为头疼的时候。奖金、红包、薪酬、考核,无论是拿到红包还是没有拿到红包的,十之八九都是嘟着或薄或厚的嘴唇,在茶余酒后畅快淋漓地痛骂没有人性的老板,谋划着跳槽……
小含是我前年做咨询那家公司的部门经理,因为工作关系,私人关系相处较好。他们的陈总也是非常熟悉,曾经有数次不眠之夜的悟对,从系着草绳放牛聊到横扫天下的惊心动魄。准确的说来,陈总是个重情讲义之人,对待下属亲切和蔼,对待员工家属也是嘘寒问暖的多。在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时,绝大多数员工都认为陈总是一个好老板,待人厚道,如果没记错的话,小含在提到陈总曾经帮助其生病的父亲介绍医院关系时还感动的泪光盈盈。
为什么这样的一个“待人厚道”的老板,曾经令员工感动得泪光盈盈的领导,怎么变成了坏人?
我不由地想起很多年前曾经遇到一件事情。
那是一个冬天,那时我还在北京政协工作,每天下班从妇联门口经过,长安街的地下通道边总有两个脏兮兮的小女孩,一左一右,已经站了大约有一个多月。来来往往有很多人,每过来一个人,小女孩就牵住他的衣角,跟在后面,叔叔叔叔给点钱吧!又过来一个人,阿姨阿姨给点钱吧!没有人正视她们,有人或者怒斥后者粗暴地摔开胳膊,小女孩乖乖地松手,眼巴巴地看着他们离去,然后也眼巴巴地等待着下一个人的到来。
一开始我还每次给1块钱,但是因为每天都要从这里路过,实在不能像买报纸一样天天支付,可是我也不愿意像他们那样,一声怒喝或者粗暴的摔开胳膊,或许逃避是一种好办法。于是,老远老远我就躲着她们,可是,他们也老远老远就盯上了我,仿佛看透了我的内荏。我忽然感到前所未有的紧张。撒腿就跑,她们跟在后面紧追不舍。
终于,她们渐渐远去了,我嘘出了口气,回头看了一眼,灯光下,两个女孩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朝我的方向望着,同样眼巴巴的,突然,我听到一声大喊:你是坏人!!
“我是坏人?”我猛地哆嗦了一下。坐在回家的公车上,脑海里一直挥之不去:我是坏人吗?我反反复复地问自己:我怎么就成了坏人?事隔多年后,想起当时的情景,我仍然心灵发紧。
同样发生在企业里面,常常对于那些凶神恶煞狠如扒皮的刻薄老板,员工任劳任怨毫无怨言,但是对于心慈手软宽厚敦和的领导却肆无忌惮地抱怨甚至恨之入骨。号称中华第一慈善家的李嘉诚,其旗下员工因为涨工资的问题或抱怨或离职,也许就是一个显然的证明。
同样一件行为,因为期望不同,也许对于对象造成的心理影响也不相同。这中间有老板个性,有企业的历史,有周围的氛围,也有社会环境等等因素。如何有效地管理好企业的期望,包括员工、管理层,也包括企业家和股东,甚至是消费者,这实在是文化管理中更为困难的话题。但是,也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其中,善于引导、塑造、调节促成企业期望系统之间各个成员之间的和谐和融洽,同样是构建和谐企业的重要工作。
否则,即使如来下凡,也是坏人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