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走红尘内外

标签:
摩尼塔斋堂龙门寺五云峰师太旅游 |
分类: 怡然行摄 |
我实在分不清自己是在红尘中还是红尘外,如果说在红尘外吧,每天与姐姐那个小孙孙厮混,那种快乐来的如此酣畅。如果说在红尘内呢,对功名利禄男欢女爱有如此淡漠。日子就在这样的纠结中悄然逝去,才发现是我的心已老去。这样下去,我终将迷失。于是,在上个周末约了秋叶到郊外走走。去郊外!太远怕时间不够,太近,还是在水泥森林里。
秋叶说:我们骑车去龙门寺吧?龙门寺?我还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龙门寺在哪?不远,在河西,离市里20多公里。好,我们就去龙门寺。
懒散惯了的我,照例是磨磨蹭蹭。周六早上,在秋叶第三次电话的催促下,我终于出门了,拿出那台久违的单车,才发现,单车的寂寞。那满身的尘土,疲惫的轮胎。我心底不由得有一丝愧疚。但终是顾不得许多了,匆匆打了气,急急与等急了的秋叶相会,便一路向西行去。
越向西,路上的行人车辆越少,空气越清新。当离开市区,进入乡镇时,那些掩映在青山绿水中的别墅让人心生艳羡。而整洁平坦的乡村公路,悠闲时尚的村姑乡仔,在郁郁葱葱的农田山野忽隐忽现,那种幽静那种脱俗,实在诱人。我和秋叶便骑边感叹,快快退休,不时到这样的乡村租房小住,那日子一定过得像神仙一样。
经过2个多小时的踩踏,进过多次的问路,我们终于到达了龙门寺。
龙门寺位于株洲天元区群丰镇石塘村,三面环山,主峰五云山为南岳七十二峰之一,龙门寺就嵌在山中。曾有石壁、拜日台、笑天狮、龙泉莲花池、方丈古墓、雷祖殿求雨祭碑和清朝光禄大夫、一品夫人之墓等景观和古迹。现寺里有三殿三厅。
跨进龙门寺的山门,那种与世隔绝的宁静就扑面而来,突然有种远离红尘的感觉。看那山门外虔诚祷告的时尚香客。
看那静静燃烧的孤寂香烛,我的灵魂也悠悠出窍。
我们到达的时候,正是师傅们吃斋饭的时候,热情的师傅要我们一同进餐。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我与秋叶随师父们走进了寂静宽敞的斋堂,我吃了平生第一餐斋饭。
步出斋堂的我们在厅外小憩,这位已八十多的师太却去了院内的花圃,开始褥草了。
吃饭的时候,一位师太告诉我们龙门寺的前世今生,我们便动了到山顶上看看的念头。一位师太和蔼地自动为我们带路,我们便随她一路前行。
这座路边的摩尼塔是出家人的化身炉,在这里,出家人挣脱皮囊悠然升天,留下一缕青烟随风而散,留下几许灰粉静看时光流逝!
师太的背影有几分寂寥,她娓娓诉说着她尘世的牵挂,儿孙们都过得很好,在美国读博的孙女是考的全额奖学金。厌倦了那些搓麻将、逛公园的日子,便一个人出家来了龙门寺清修。七十五岁的老人脚步仍很矫健,慈眉善目的面容是如此澄净。
不紧不慢地跟着师太走在这布满落叶的小径上。
路边的两颗缠缠绵绵的树身上客满了龙思、龙想。
终于到了五云峰顶。只是峰顶已被夷为了平地。平地上矗立的小屋据说将来是电视信号发射塔。我们不能对此有何评说,只是极目四周。我们看到河流山庄围绕五云峰绵延不绝,我们看到摩尼塔在住着过往尼僧骨灰的小楼边静默。
从五云峰顶下来,师太仍在细致地为花圃褥草。
也有三三两两的香客在大殿抽签拜佛。
解签的师太温和而慈祥。
看着窗前这不知作何用处的铸件,我不由得也想来此小住。和秋叶说,在哪个烦闷的日子,约了三两个好友,携一壶好茶,来此写字看书,那一定是极空灵清净的!
别了龙门寺,我们无限留念地回到红尘中。身心终将在滚滚红尘里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