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秋,我们背包走川西--巴格玛尼墙

标签:
巴格玛尼尺寸窗口玛尼石《格萨尔王传》旅游 |
分类: 怡然行摄 |
http://my.dili360.com/attachments/201203/14/1476764_1331736494OkP8.jpg
每个月都有那么几天心烦意乱,每一次,我都会翻开曾今行走拍下照片的文件夹,每一次打开文件夹,我都会被那些照片带回到曾经的路上。
这几天心神不宁,有点儿无故地烦躁,每天晚上200个毛笔草字反倒让思绪更加飞扬,想想还是去看看我的秋季西行片子吧。于是,打开了那个《巴格玛尼墙》的文件夹,于是我的心又回到了哪个雪花悠悠的下午。
那天从色须寺出来,已经是下午一点多了。顾不上吃中饭,我们花200元打了台小面包就往巴格玛尼石墙赶。
巴格玛尼墙位於川、青、藏三省交界處的甘孜藏族自治州石渠县,《格萨尔王传》中七座著名神山之一的扎嘉神山下扎溪卡草原上。通体由玛尼石堆砌而成,高3米,厚约2-3米,全长1.6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玛尼墙。其宗教地位,如拉萨大昭寺、阿里岗仁波齐一样,同是藏人朝拜的中心。
巴格玛尼墙始建于1640年。据说当时是巴格活佛一世受莲花生大师托梦,在扎溪卡草原上放下第一块玛尼石。300多年后的今天,这里的玛尼石墙已经成为界上最长的玛尼石墙。绵延的墙体上嵌着一个个窗口式的佛龛。砌墙的玛尼石石片上刻着六字箴言和《甘珠尔》、《丹珠尔》的部分经文。石片被平放重叠,石上的经文被藏在了墙体中,只显露出侧面的一两行。墙体的佛龛中安放着彩绘石刻的玛尼石、佛像、擦擦。墙头迎风飘扬着五色经幡墙边上是长长的转经筒墙、八宝白塔和经幡塔群。
小面包的师傅是一个年轻的藏族小伙子。小伙子时尚帅气,浑身上下充满了朝气,在小伙子爽朗的介绍声里,巴格玛尼墙到了。
远远地,我们看到巴格玛尼墙犹如一条巨龙静卧在扎溪卡草原。扎西卡草原旷远辽阔,临近巴格玛尼墙有高大快完工的现代建筑,我们不知道,是否需要购买门票。于是,就走进了墙头不远处的一座小寺。
寺里挤挤挨挨堆满了酥油灯、佛像、经书。。。两个年老的喇嘛悄无声息地静坐里面,一个清癯、一个温厚。对于我们三个汉地女子,虽然我们言语不通,但从他们的眼神里,我们读懂了和蔼与真诚。
有藏族女子也在寺里,许是进贡来着,那是一个美丽的康巴女子,那鹅蛋脸上一双美目晶莹顾盼,那一丝怯怯的笑意格外打动人心。那满头黝黑细碎的发辫松松地绾在脑后,显得如此娇柔。那一脸高原红越发衬托其天生丽质。
http://my.dili360.com/attachments/201203/14/1476764_13317363727jQn.jpg
http://my.dili360.com/attachments/201203/14/1476764_13317363648OLz.jpg
寺外,一个小姑娘静静地倚着寺墙,似乎在看着什么,似乎什么也没看,那眉宇间竟然有一丝忧郁。可是,不管是喜是嗔,那面容,那眼神,那神态都会让你的心儿一揪。
得知是不要门票的,我们没有在寺里过多停留,便去了外面,这时候阴沉的天空开始下起雪来。先是悉悉索索,接着变得飘飘扬扬,那佛龛里的众神静静地看着天地变迁,安详平和。
伴着圣墙,冒着朵朵白雪,我们静静拍着那神秘的六字箴言、精美的佛像佛龛,用心感受着信仰的力量。
雪渐渐停了,那个眉宇间有一丝忧郁的姑娘却一直静静地跟在我们身边,一会前,一会后,一会左,一会右。一举手,一投足,竟然如此优雅。如若在那个专业学校假以时日学习一向,再走上T形台,我相信,其款款步履一定会摄人心神。
小女孩一直殷勤地跟在我身边,为我撑伞拿三角架。一个男孩却席地而坐,描摹着玛尼石上的藏文,看着他认真的样子,我们心为之所动,可是,那天我们除相机脚架,身上没带任何可以分赠孩子们的物品。还是有笔记习惯的山抹微云,把随身携带,上面刻有她名字、单位的工作用笔送给了那个小男孩,那个孩子格外珍惜地,一笔一笔地临摹着佛龛中的经文起来。
一路看着,一路拍着,天渐渐暗将下来,我的肚子也饿的咕咕直叫,翻遍所有口袋没有翻出可吃的东西。象变戏法,那个聪明的小姑娘从她那阔大的衣袖里面掏出一瓶酸奶递到我的面前。再三推辞不过,我们接过轮番喝了下去。只可惜,言语不通,我们甚至不知道她的姓名,更不要说她的住址了。也许,这一生就无法回报这一份情缘了。
虽说,没有高反,但在高原上,稍稍活动,我的体力就倍感不支。终究没有走到墙尾。
前一篇:怡然慢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