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嫁给远方----我的环游中国大西北之拉孜致萨嘎

(2009-12-10 03:40:18)
标签:

219国道

车子

水坑

莉莉

达坂

旅游

分类: 怡然行摄

2009.9.11
拉孜-萨嘎(219国道),里程310,累计时速40公里,累计油耗7.1升,油价6.94升/元,过路费0,行车时间14小时,宿萨嘎宾馆210元/房,食7人共计200元。
 
这一天是我们进入新藏线--国道219的第一天,也是我这次旅行途中走得最艰难的一天!据简老师后来说,我的样子当时看上去吓人。也就在那一天,原本相约一起走完新藏线的北京富康退出了队伍。
 
 
国道219有着诸多的世界之最:海拔最高;环境最恶劣;路况最险;冰峰雪岭最多;搓板最多最深;最荒凉;人烟最稀少;最神圣(要经过神山圣湖);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也最令人神往的是,它是世界上风景最壮美的高原公路!
 
有歌谣说219国道:
    库地达坂险,犹似鬼门关;
    麻扎达坂尖,陡升五千三;
    黑卡达坂旋,九十九道弯;
    界山达坂弯,伸手可摸天……
  ( “达坂”,在维吾尔语中,是“大山”的意思)。
 
得坦白承认,我是个路痴。出门基本上分不清东南西北,至于哪里的风景如何,应该去看什么我也是一无所知的,对于风土人情更是所知甚少。这些年的游历每每是跟在人后,偶尔的独自行走,也不过是耳熟能详的大众路线。这两年更是逮住所有能帮上我,愿意帮上我的朋友,山抹微云就是深受其害的一个。无论何时何地,我一不知下一步去那里,就会毫无顾忌地电话过去。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告诉大家,虽然知道219是新藏线,是以死亡之路著称的高原路,并且大部分地段荒无人烟。但我却真的不知要经过哪些地方,可以看到什么风光,要注意一些什么事项!我想,反正那都没看过,反正这一辈子看到的地方总是有限,那就走哪算哪!至于危险,人终是要死的,只不过有些人是四平八稳地等死,有些人却是精彩地找死!我不愿意躲在家里等死,又何惧危险?
 
但是,路上遇到的每一个人听说我们要走219,没有人不劝我们回头的。大哥也试着问我与莉莉的意见,我与莉莉的答案一样,除非大哥自己不想走!毕竟我们是一个整体,何况我两都不会开车,一路上要辛苦大哥一人呢!于是大哥果断地说,那我们走,实在不行了再回头!无非就是耽误几天!
 
大哥是个极细心的人。还是在10日从珠峰下来进拉孜时,乘着天没黑,就和同路的北京富康车小赵径直拐到219口子上去考擦了一番,从而得知拉孜段从早8点到晚8点封闭修路,于是便相约第二天一早,赶在封闭之前进入219国道。
 
因为新藏线在传言中的可怕,10日晚,我们再一次补充了给养:在原有的储备基础上,又采购了鸡蛋蔬菜、饼干香肠,同时把车子和备用邮箱都加满了油。
 
9月11日一早,天没亮(其实也已6点多了,时差的原因,西藏的天还没有亮),我们两车6人出了旅社准备上车出发。我与莉莉自是一早上了车,大哥却好一阵子才上来,他一上来就告诉我们,又有一台车加入了我们的队伍。
 
新加入的车子是一台昆明的欧蓝德,车主是一个年愈花甲、年初才退休老教授。教授虽身患多种疾病,却单人单车要走遍中国的东南西北四个极点。10号晚,他凑巧与我们投宿在同一旅社,因为失眠,清早听到我们起床出门,他便也起来询问究竟,从交谈中得知我们也走219,便一同启程。
 
清晨的年楚河静悄悄的,朝阳从天边款款走来,河面染上一层橘色!这就是我们219之行的起点,没有理由不把这一刻记录下来。
 
再往前走10米,过了桥就要正式进入219国道了。三台整装待发的车,三个跃跃欲试的车手,这一刻的气定神闲,大有一种“乌蒙磅礴走泥丸”的气概。
 
过桥不过几百米,我们的车队第一次遭遇到修路。正在整修的路段已封闭,所有车辆从便道通行。
而所谓的便道基本上看不到道路所在。即使是这样,路上仍然车来车往,尘土飞扬,一片繁忙!

这样的烂泥路终于把我们的车子陷在了路中央,大货车无奈地等待着我们通过。我们三台车子停了下来,大家相互帮忙推拉才走出泥泞!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17374460625.jpg

走了没多远,一个小坡,一台修路的拖拉机也被陷在了松软的路上。一人有难大家帮,这是出门在外的人的共识!大家下车齐心协力帮民工把拖拉机推上坡去,我们的车子这才通过!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17374643454.jpg
如果只是松软泥泞的路面,我们的车子还勉强能过去,但接下来的路却越来越难走了。很多路段被车子碾出的坑洼里蓄满了水,成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水塘。
 
没有路可走,通过的唯一办法就是冲过去。顺着车辙,走在最前面的大哥第一个冲过了这个大水塘。
虽然路难走,但风光也是如此迷人!倒映着蓝天白云,以至于挡我们前行的水塘也变得可爱起来。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17502799613.jpg
路旁的小河潺潺流过,那一弯碧水蓝的如宝石一般,让人恨不得要融入其中。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17502943770.jpg
让人沉醉的风光在我们的眼前交替上演。只不过美丽的风光后面是艰难的旅程,又一个水坑挡在面前。有了上一次的经验,大哥勇往直前,水花灿然开放。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17374154418.jpg
 
看着困难一个个克服,我忐忑的心渐渐平复。放眼路边的风景,远处的山峦起伏有致,近旁的草色金黄一片。
松软的路面走过去了;泥泞的路面爬上来了;深深的水潭冲过来了;还会有什么样的困难能阻拦我们?即使是泥泞、水坑、乱石相纠结,穿过泥泞、涉过寒水、挪走顽石,我们一路前行!
 
因为前面有美丽的雪山。
有青青的草地、还有那碧绿的河水在召唤我们。
一个又一个难关闯过,一次又一次用力到极限,一回又一回下车步行。当车子从一个长长的河滩绕道时,还没有完全适应高原的我几乎虚脱。咬着牙,一步一步地挪动着我沉重的双脚,眼看着大家弯腰搬石、费力推车,我能做的就是用颤抖的双手举起相机记录下来这一幕幕感人的场面。
 
 
也不知过去多久,终于走出了那些乱石水坑路。
 
路边的风景也有了变化,远处的山想是由一个个沙堆组成。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17502911484.jpg
原来我们走入了沙土地带。在沙漠里,我们的车子再一次被陷。而这时教授的车已走出很远,北京的富康则远远地落在后面,我们只能依靠自己。大哥打开后备箱,把所有的东西都拿出车外以减轻车子的重量。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17503189292.jpg

可两个小女子有怎么能拉得动陷在沙坑里的车子?修路工地的工人兄弟主动上前帮我们拉车。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17503161943.jpg
可是,看上去干干的沙土,比在水里难拉很多。这时候一台路过的四川监理车上的工作人员有加入了推拉之中,我们的车子这才走出困境。
 
事后我们也试图以别的什么方式表示感谢,可都被婉言谢绝。对这些一无所求的热心帮助者,我们真的无以为报,于是邀请大家合影留念,希望我们大家今后行走在平整宽敞的219上时,还记得曾经有这样一群淳朴的人们在这里默默献出!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17503276789.jpg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17505074087.jpg

如果不是自己亲自走过,我怎么也想象不到219的艰难,尤其是对于那些骑行者来说,不知要有怎样的体力与毅力,不知要克服怎样困难与寂寞,才能走完这漫长的新藏线了。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23545889883.jpg
当我们路遇这个来自日本的小伙独自骑向拉萨时、当我们看到这个广西小伙一人在路上已骑行三个月时,感动自心底涌出,看着他们一身风尘,谁又能做到不肃然起敬?看到他们的神采飞扬,谁又能做到不钦羡莫名?
 
 
 
如果说行者让人动容的话,那在这高山之巅开山修路的人则是让人动情的。当人们在埋怨房子太小,城市太吵时,他们却承受着缺氧的痛苦,顶着强烈的紫外线,以寂寞为伴在雪域高原劳辛苦作着!
当我看到那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在荒漠高原,在酷日强光下全心测量的身影,心里便装满感动!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17374977394.jpg

而当看到一个工程师记录本上所写的诗时,内心更多了一份震撼“忘了吧,曾经有过的幸福,算了吧,一切都已结束!”那是一种多么深切的无奈?“我知道她不属于我”要怎样的深情才能吐出如此的感叹?


http://www.17u.com/uploadfile/2009/12/09/6/2009120923545826153.jpg

这是怎样的一个男人?我真的很想停下脚步与其彻夜长谈!可惜的是行程太紧。我连询问其姓名住址的时间都没有,以至于现在无法传递给他拍下的相片。真希望他或他的亲朋能顺着这个博客来取他的相片。更希望他的爱人能知道他的深情!
 
 
告别工程师,我们在一次走到路上,路上的我心情久久不能平静,走在219上才一天我就有这么多奇遇。我不由又想起仓央嘉措的诗:“。。。。。。那一世,我细翻遍十万大山 不为修来世,只为路中能与你相遇;。。。。。”
时光在我们的行走中逝去,天色越来越暗。当我们到达萨嘎时,已是晚上10点了。又累又饿的我们不没有在为节省去寻找便宜一点的旅舍,也没有为了省钱而随便应付肚子。那天是我这一次旅行中消费最高的一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