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房产黑客
房产黑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75
  • 关注人气:1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苏宁电器菏泽店今日开业

(2008-07-19 17:26:58)
标签:

杂谈

分类: 地产日志

苏宁电器菏泽店今日开业

(宋平 2008-7-19

今天苏宁在菏泽的分店开业了,这是菏泽首家全国连锁家电销售商。据悉明年国美也会进驻菏泽,目前国美已经吞并了菏泽三联。

早上900到了苏宁在中华路上的菏泽分店,发现给苏宁捧场的人的确挺多,并因此使得与苏宁一路相隔的银座超市人流量提前飙升(原本只有傍晚的时候银座人流量才比较大,早上刚开门的时候人不是很多),因为苏宁前面广场在搞活动,所以大家都到银座门口停车,结果我凭借耐心加上运气排了十多分钟才将车子放下。

苏宁今天的开业是成功的,当然目前这点只能从人气上来说,具体今天的营业额不是我所能掌握的。据悉早上6点左右在店门口排号的人已经是长长的一队了,因为前200个排队者可以免费领到几斤挂面。而从早上6点多开始苏宁门口就一直人流不断,人气如潮。

苏宁电器菏泽店今日开业 

(苏宁门口,早上6点多到我离开的11点多一直人挤人)

进入苏宁卖场几乎就挪不动脚,进去几分钟就挤了一身臭汗,所有的工作人员都很忙碌,但整体秩序很好,可以看出是经常搞开业活动的,很有经验了。

苏宁电器菏泽店今日开业 

(苏宁卖场分三层一层是数码产品、电脑、手机等;二层是电视机、灶具等;三层主要是冰箱、空调等大件物品)

苏宁电器菏泽店今日开业

(人流量比较大,卖场二楼上来客户与三楼下来客户在该部位交汇,造成人流堵塞,最终电梯损坏,幸好没造成人员伤亡)

从收银台前聚集的人群来看,苏宁今天的成交量应该比较大,无论在一楼还是二楼、三楼,每个楼层的收银台前都聚集了很多交钱的人。

 苏宁电器菏泽店今日开业

回过头来,分析苏宁前期的宣传,到底是什么原因促成了今天的人流量,用到我们房产销售上这些因素会不会同样起作用呢?

苏宁的宣传是从6月份开始的,我最早知道苏宁要进驻菏泽,是通过苏宁菏泽店大楼外立面上的大幅广告知道的,然后,就是通过朋友们的口,知道他们的很多朋友到苏宁应聘。除此之外就只看到苏宁派发的DM而已,具体其他的宣传渠道自己并未获悉。

以上所用的宣传手段,在房地产行业都比较普遍,尤其是DM,但第一种手段尽管在房地产也用(淄博风景世家凭借在楼座外立面上的大幅广告几乎卖了60%的房子),但很多却未起到效果,一是,悬挂的位置不到位,如果楼座的位置比较偏,悬挂在楼座上几乎没有几个人去看,建议如果自己项目的位置比较偏,就尽量挂在大的超市外立面上。二是,条幅做的不够大,很多开发商就仅仅悬挂一下平常宽度的条幅,很小气,也不显眼,条幅要做大,做的鲜艳,所要传达的信息要明确。总体来说这种手法大家用的不是很好。相对于大的条幅,大家更倾向于大的户外,不过我不这么看。

像菏泽这种比较小的城市,大家的舆论宣传速度是很快,也很广的,苏宁通过招聘也使得很多人知道了苏宁的到来,这里提这点是要说,在三线城市无论做什么,口碑及舆论宣传效果都是很大的。

当然,你的宣传不能吸引人也是不行的,菏泽目前没有什么大的家电销售商,唯一比较好一点的只有 “金霸”,但土枪土炮,地头蛇做惯了,不但价格比较贵,而且早已经失去了人心;银座也销售家电但是太贵。这就为苏宁的到来铺好了路,知道苏宁要来,很多的客户都放弃了提前购买所需品的动机,等着苏宁开业。

再看苏宁的促销举动,开业前,在苏宁店10元小票,开业当天顶100元使用,购50元小票,开业当天顶200元,开业前交一元钱你就可以办得苏宁的会员卡(从这些活动中,每一点我们都看到了房地产行业的影子,说白了苏宁这是在积累客户,为“开盘”积聚人气)。另外,海尔、西门子、松下、海信、小天鹅、LG等厂家携手以平均20%、最高50%的让利空间鼎力助阵中华路店盛大试营业,进入卖场我们很明显的就会发现,销售的每一样东西都比外面要便宜几十元、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而且苏宁明确表示,同样的产品如果卖贵了双倍返还差额,所以大家买的都很放心。

 

苏宁电器菏泽店今日开业

再加上苏宁在中国家电市场的地位及声誉,加上苏宁所能提供的服务,大家如果不来捧场似乎说不过去。所以,企业的形象和声誉太他妈重要了,没有这些,你的东西好,大家都要打问号?有了这些,你的宣传就会水到渠成,事半功倍。

 

苏宁电器菏泽店今日开业

(可怜我这双800多块钱的鞋啊,看被踩的,都毁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