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感 恩 父 母

(2008-04-27 19:57:01)
标签:

杂谈

感 恩 父 母

2008.4.27

昨天晚上家里给我打电话,母亲抱怨我从来就不知道往家里打电话,即使没有事情说说话也好啊。听到母亲语气有点凝咽。心颤,做为子女的自己忽略了太多,半生操劳,养儿不易。

 

从小,在父母的调教下,自己就是一个非常独立的孩子,做事比较稳当,所以父母对自己一直很放心。而自己遇到事情都会自己处理掉,一般也不会跟家里说,怕让父母担心。或许是一直以来养成的习惯,所以从开始离开家乡,包括在外地求学,在外地工作,除了有事情自己都很少往家里打电话,时间长了自己也就习惯了。看到同事们两个月回一次家,自己却一点都不觉得想家。当然不是自己对父母没有感情,其实自己对父母感情很深,甚至当中还隐含着一丝歉意,曾经不只一次的,我写过自己对父母的情感。农村出来的孩子,大都看到过父母的辛劳,也能理解父母的辛劳,特别是家境出现过坎坷的,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幕幕都会在心力留下深深的烙印,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都会引爆心里的泪泉。从每一次自己离开家前父母为自己收拾东西,从父母每一次送自己到车站,然后远远的看着自己远去,父母的牵挂深深的潜伏在自己的心中,只不过平时自己没有勇气去触及,怕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愧对父母的养育。

 

不觉间,父母都已老去,父母对孩子的心里的依赖也越来越强,不过这一切,我们作为孩子的都察觉的太晚。以前,父母为了把孩子拉扯大,供孩子上学,让孩子有出息,整天忙碌,没有时间去体味亲情,当孩子长大后还要考虑孩子的结婚生子,买房子,父母的一生都在辛劳与心劳中度过。当孩子读完书,相对父母的压力会相对减轻,毕竟以后的事情很多要靠孩子自己去努力。可是,闲下来后,有时间去体会亲情时,孩子却都又在忙。

 

歌里唱道常回家看看,而我甚至连个电话都很少往家里打,这能用“习惯了”一句话来掩藏自己的“失职”吗,如果自己连一个儿子都做不好,又何言其他。

 

今天,公司的一个同事结婚,席间谈论起结婚的时候新郎、新娘以及家里的父母会哭,即使心里很高兴,也会高兴的流泪。养儿育女20多年,一路为孩子的成长护航,时刻谨小慎微,不敢有丝毫马虎,而今天孩子真正长大成人,成家立业了,父母的辛劳也结束了,回想当年的艰苦岁月,再看眼前的喜庆,掩藏在心底的辛酸不自然的就会刺激泪腺。子女、父母谁有一颗铁石的心,其实对父母的感恩,我们每个人心里都有,只不过经常被自己无意间封印起来,这是我们做子女的过失啊。

 

感恩的心,感谢有你们,一路为我们护航。在今天,或许我们还没有很坚实的物质基础,但是我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如果以前我们忽略了什么,那么现在我们都已经意识到了。接下来是我们的事情了,你们操劳一生,辛苦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有规律的生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