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最近每天1000字的写作任务,感觉有些苦涩了,特别是想主题的时候,太痛苦。如果仅仅是凑够1000字,应付了事是很简单的,不必加入自己的思想,就不会有所痛苦。当然,就此这个写作行为也就毫无意义了,接下来将出现的就是自己对这个工作感觉厌烦,心里产生抵触。为了不痛苦想过放弃,想过应付了事,但是在心里有个坎,一直没有跨过——自己想学习,并且发现写东西是对自己思想的沉淀整理,对自己很有帮助,于是自己不觉间从对自己负责的角度就给了自己一个坚持下去的承诺。
放弃首先是从思想上开始的,一旦突破了思想上的防线,那么以后的所有的行为都就顺理成章了。但是,出于承诺的心理及社会意义,想突破这道防线很困难,至少要经过心里的一番挣扎,因为这个社会对不重视承诺的人是持以鄙视态度的,于是每天人从小就被教育成做一个诚信的人(至少表面上要这样)。所以,一个人一旦做出了承诺就必须相应的使自己的行为与自己的承诺一直起来,以表明自己是个表里一致的人。
出于以上原因,人不会轻易的做出承诺,哪怕是对自己,因为一旦做出承诺,所要面对的将是痛苦的为承诺而实施行为的过程,或者是需要付出很大的勇气才能做到的事情,需要对自己进行挑战。今年,自己给自己定的目标是:考出驾照及房地产经济人资格证书,但是,自己心里一直下不了决心去做这件事情,所以,一直不敢用文字写出来,让大家知道,让朋友监督我。只所以这样,就是怕自己做不到,做不好,不承诺就可以应付,过不了也会给自己的心里造成多大的负担——驾照及房地产经纪人资格考试自己照样可以参加,但参加前的这个准备过程,由于没有承诺过所以可以认真对待也可以马虎对付,当然大多数人都会选择后者。
同样,在企业里办事情也应该这样,领导安排任务后一定要取得员工的承诺——能不能保质保量的完成,有没有问题,很简单的几句交流就可以将这件事情的实施提升一个高度,使得责任到人,员工在做这件事的时候积极性就会更高,就会把这件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做。当然,很重要的一点是,领导要为员工保持一个任务一直性的氛围,不要今天东明天西,自己都不明确该做什么而要求员工去做,让员工失去对领导的信任,觉得自己的任务已经失去了意义,那么员工就找到了不履行承诺的理由。一旦员工承诺了,那么他就会承担起这件事情所涉及到的责任。
当然,承诺的前提是在度的范围内,超出这个度,承诺就毫无意义,为做不到的事情去承诺,做出承诺的人就不会因为达不到承诺的标准而自责。
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如果感觉有意义,自己能做到但感觉有难度的时候,不妨当着众人的面做出自己的承诺,或者以书面的形式写出来,让大家监督自己,其效果将是非常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