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情感人生 |
再谈——
“成长感、成就感、安全感”
2008-3-26
只所以说是再谈,是因为自己曾经谈到过这个话题,不过是因为公司某位同事说其太虚、太大,所以我很自觉的放弃了继续谈论。
但是,从自己内心来说,“成长感、成就感、安全感”就是评价一个公司是不是员工心中的好公司的标准(相对于公司评价好员工的标准,这个标准跟具有感情色彩),怎么说这个标准也是经过了时间考验的,已经被大家认可的东西,其实用性就相对的要提高很多。
人不仅仅是纯物质的人,所以人的工作也就不仅仅是为了金钱,更为了内心的一种自我肯定,自我满足,所以公司要建设自己的文化,活跃整个团队的氛围,在注重物质的前提下,更应该注重精神层次的氛围。
经常问自己的几个问题——我现在离开这个公司到外面去,我能干什么?我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吗?如果我现在买房子,我能不能顺利的完成按揭后的每个月的还款事宜?有固定的保证吗?自己没有多少自信,安全感缺缺。总感觉,自己是这个公司的一部分,但是,离开了公司,离开了这种环境自己适应不了外面的世界。按照分子理论——众多的同一类分子构成了一种物质,而所有的分子本身都是独立的个体,其与任何同类分子都可以组成上述的物质。而现在的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独立完整的个体,自己的生存必须依赖于公司的这种环境。从另一个角度讲自己掌握不了自己的人生,总感觉自己像风中的叶落,不知道风会将自己送到何方!
有一点我非常赞同领导的看法,我们现在很多的东西都掌握不了,不具备独立操盘的能力——像与甲方领导的沟通、操盘的策略、独立的思维模式、自己独特的操盘见解等等,但是,我知道如果不能真正的去实践一下,我们将永远不行,很多东西只有在实践中去找到答案。记得在大学的时候,刚进学生会没有多久,一天,学生会主席及辅导员老师找自己谈话,目的是让自己组建新的学生会记者团,在跟辅导员谈话的时候自己脑子里一片空白,非常之紧张。首先,自己对自己的写作水准不敢肯定,而且从来没有想过会走进写作这个领域,关键是将没有人告诉我们记者团应该怎样运作,当时所有的跟我一样的大一的同学还都是干事,没有人跟自己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相互鼓励。所以心里没有底,可我还是接下了这个任务。我知道只要走出第一步,其他的困难一定难不倒我们。结果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那一届的记者团是我们整个学院成立以来成绩最好的一届。从不自信到成功,从经验的缺失到经验的形成,这是一个摸索与成长的阶段。相对来讲自信也就是在这个实践当中形成的。我们现在可以整天的学习,研究各个方面的理论知识,但是,就像武侠小说里描绘的那样,一个习武的人,一旦武功到了一定的阶段,便会遇到一个“瓶颈”,这时候就需要“入世历劫”,在磨难与实践中才能有一个新的提高,而我们现在缺的就是这种磨练吧。记得曾经领导问过我们一些关于接 “小项目”的看法,我记得当时我们很多人都说可以接,之所以这样说其实就是想给自己找一个历练的机会,因为小项目给公司造成的影响肯定会比较小,公司就可以放心大胆的给我们自己去琢磨,领导只需要在旁边不时的提醒一下就可以了。很长一段时间自己都感觉自己学的很好了,于是也就学不下去了,就像一个充满了空气的容器,只有通过压强的改变来压缩这团气体,沉淀自己的理论,才会给自己更多的空间去接纳新鲜空气。这其中说的应该是员工的成长吧。
自信从那里来?这是个好回答的问题,自信来源于自己对自己能力的肯定,而这种肯定就来源于一个人的成就,没有实践就没有成功的经验,也就无所谓的成就感,成就感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那么的重要,是精神的粮食,没有粮食人可是要饿死的。
我想公司05年、06年的很多的人事方面的事情都可以归结到以上几个方面吧,希望自己的一些见解会对公司以后的发展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