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山河青
山河青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019
  • 关注人气:97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虎丘

(2009-05-13 18:05:22)
标签:

苏州

虎丘

吴文化

旅游

分类: 游山玩水

我的奇妙中国(之一百零五)

“到虎丘拜一拜云岩寺”

天堂江南(8)  

虎丘

 

    建于公元961年(宋代)的虎丘塔(云岩寺塔),在苏州古城西北角的虎丘山矗立了二千五百多年。据《史记》记载,吴王阖闾葬于此,传说葬后三日有“白虎蹲其上”故得名虎丘。到苏州都要游览这一标志性建筑。

 

虎丘

 

    吴中第一山,素有“吴中第一名胜”的美誉,有“三绝九宜十八景之胜”。虎丘

 

    第一绝虎丘塔为平面八角砖塔,共7层,高47.5米。400年前开始向西北方向的倾斜,使塔顶部中心点距中心垂直线偏离已达2.3米(世界著名的意大利比萨斜塔,其塔顶偏离4.4米),因而有中国比萨斜塔之称,成为了世界第二斜塔。

虎丘

 

虎丘

 

    第二绝为剑池。《吴地记》曰:“阖闾葬其下,以剑为殉,故池也以剑为其名”。相传吴王阖闾之墓就在这岩壁下一窄长如剑的水池下,著名的“鱼肠”“扁渚”及其他3千宝剑为吴王的陪葬品。石壁上的篆文“剑池”二字相传为王羲之所书。“风壑云泉”四字为宋代书法家米芾所书。

虎丘

 

虎丘

 

虎丘

    第三绝为千人石。相传晋代高僧生公在此讲经说法,千余人坐在这石头上听讲,故称“千人石”,千人石边水池中有一石叫“点头石”,据说是石头听了生公讲道都直点头,以至有了“生公讲道,顽石点头”之说。还有一个传说,吴王阖闾筑墓于剑池,担心工匠泄密,竟将千余名造墓工匠赶到该石上全部砍头,鲜血染红了千人石,一遇雨水,石头便呈暗红血色。

虎丘

 

    据《山志》等书记载,“虎丘剑池”四个大字原为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所书,后因年久,石面经风霜剥蚀,“虎丘”两字断落湮没。明代万历年间,一个名叫章仲玉的苏州刻石名家照原样钩摹重刻。所以在苏州有“假虎丘真剑池”的谚语。也有人说这句话是指阖闾之墓的秘密。

虎丘

 

       这七个字有多种读法,你知道有几种啊。是坐尺子还是坐月子啊!

  

虎丘

    憨憨泉。传说,梁代高僧憨憨,挑水途经这里,梦见有一泉眼,用挑水扁担挖了七七四十九天,终得清泉一眼,该泉眼通海,四季不涸,故又名海涌泉。泉眼之水治好了高僧的目疾。

虎丘

 

   “试剑石”。相传,吴王阖闾为了争霸天下,令最有名的铸剑师干将、莫邪夫妇在百日内铸出一把举世无双的宝剑。干将和莫邪苦干90多天未果,为救丈夫和祭炉炼剑300个童男童女,莫邪舍身投进了火炉祭剑,干将终于炼出了雌雄二把绝世好剑,雄剑取名“干将”,雌剑取名“莫邪”。一百天满期时,干将把“莫邪”剑呈献给了阖闾。阖闾为试其锋利,用剑将石头一劈为二,这便是著名的试剑石。

虎丘

 

    枕石。晋代名僧生公阅经书于石上,去疲倦睡石上,枕石终成仙石。

虎丘

 

因石形似鲜桃而得名。

 

虎丘

 

    真娘墓。真娘本名胡瑞珍,唐代苏州只卖艺不卖身的歌妓。阔少王荫祥看中真娘,用重金买通老鸨,想留宿真娘处,为保贞洁,真娘悬梁自尽。王荫祥得知后懊悔不已、悲痛至极,发誓终生不娶,并厚葬真娘于吴中名胜虎丘山,刻碑纪念。 

虎丘

 

第三泉。茶圣陆羽在此挖了一口井,命名为第三泉。  

 

虎丘

 

    大殿。供奉着一世佛即世界三大宗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五十三个台阶,五十三参,参参见佛。 

虎丘

 

万景山庄。占地25亩的山庄主要有树桩盆景和水石盆景两个展区。

 

虎丘

 

虎丘

虎丘

 

苏派盆景始于唐宋,盛于明清,创新于当今。

  

虎丘

 

虎丘

   翠山庄。因寻得憨憨泉,邑人朱修庭与僧人云闲等人于光绪十三年建成。“龙虎豺熊”行草石刻传为清咸丰八年桂林陶茂森所书。由他处移置于此。

 

 

虎丘感怀

春秋廿载弹指间,

又莅吴中胜景前。

虎丘斜塔影依旧,

颜随岁逝人迥然。

满头青丝渐染雪,

童心未改逸云天。

沧桑阅尽风烟过,

祈天再赐五百年。

 

虎丘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