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短篇小说:委屈系列第一篇

(2018-05-23 21:59:15)
标签:

短篇小说

这一日

发生

丢失

分类: 虚拟文字

   

这一日,究竟丢失了什么

   

许多年后,年迈的丹瑾再一次想起年轻时发生过的那一幕往事时,心头不免涌起一丝不再浓烈的酸涩味道,虽早已释怀,然记忆还在。

1

1963112日,早上750分左右。

  

 


“呼啦啦……,呼…呼…呼……”一阵夹着一阵的大风袭来,然而需要出门的人依旧可以沿着惯常的生活轨迹,行进在他的时间节点。不过,街面上迎风飞舞的落叶,连动树上的枝节如打乱了节拍的夸张舞者,正在任性地乱窜摇摆。

 


秋风扫落叶,兜起一地的残余。正走在横浜桥上匆匆忙忙赶着路,要去对江中学上学的志华冷不防被随风携来的尘埃不偏不倚地吹落到了右眼中。

 


“喔哦!好难过呵!”志华下意识地自言自语念叨了一下,感觉一侧的眼睛睁不开了,而且还有点灼痛感。于是他用左手去摘掉近视眼镜框,右手则使劲地揉搓起进入沙尘的眼睛……

 


孰料,紧接着又是一股西北风刮起,与此同时志华手上正拿着的眼镜竟然被风吹跑了,“完了,完了,这下可完了,怎么办呢,真是急煞人哉!”志华眼睁睁瞅着眼镜随风飘舞起来,就要飞走了,“蹿”一下掉进了江里,很快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究竟是自己手上没拿住眼镜,还是风太大的缘故?”遭遇突如其来这一幕的志华简直受不了了,性格本来就很执着,还有几分内向的他感到十分懊悔,但却又无可奈何。

 


这下好了,眼镜弄丢了,高度近视的人若是没了眼镜,那还怎么去上学听课呢?志华心里“咯噔”一下,感到郁闷至极。

 


“怎么办?还能怎么办?只能是先到钟表眼镜店再配一副新的近视眼镜了。”志华内心在纠结中想着自己的招,正在想着解决办法的志华,不得不琢磨起配镜的钱。那么,现在、马上、立刻向谁去要?鉴于陈家未成年孩子身上带着的钱一般都不会太多,志华的零化钱不足以配一幅眼镜呵!志华想了想,还是先回去吧,回家再说。

 


这不,附近就有一家配镜店,反正都要路过那里。

2

 


看上去约40出头的年纪,一头电烫卷发,一身灰黑色中式罩衫,干净秀美,身材较为纤细的志华娘,亲戚朋友通常都称呼其为陈师母。

 


此刻,陈师母手里正拎着一只“杭州篮”,里面装着一些时令菜蔬,还有其他的菜品的竹篮子,看样子她是刚从菜场回来。

 


从没参加过工作的陈师母是7个孩子的母亲,过去的她系一位养尊处优的老板娘。先前,陈家也就是她的夫家经营着一爿名为“茂大”的百货商行。地段好,陈老板人缘好,他们家的商品又好,因此生意好是自然而然的事。陈家几个出生早的孩子们也因此受到了很好的学校教育。

 


新中国成立,解放了,按国家政策,陈家的百货店也与全国上下大多数的个体工商业主遇到的情况相同,实行了公私合营,继后又纳入国营,老陈也因此从百货店小老板转变身份成为了一名拿国家工资的营业员。

 


志华父母及年长的哥哥姐姐经历过新旧社会的时代变迁,老陈是一名从旧社会过来的按分守纪生意人。如今陈家除大儿子志国、大女儿志媛,还有二女儿志娟已踏入社会参加工作外,陈师母以及包括志华在内的另外三个姐弟都要依靠老陈一人的工资收入以养家糊口。纵然陈家还是有一定的家底,加上陈师母当家当得还不错。

 


陈家虽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然而过好寻常日子,以及负责孩子们的生活费和学业负担等费用,还是绰绰有余。当然,陈家的家教也是严苛的,上头几个已出道的孩子都是大学毕业生,他们大多是从小在教会学校读过书,都是有教养懂规矩的人,加之陈家母亲的悉心调教,儿女们也大多表现得较为出色。

 


比如陈家大少爷,哦!解放后应该称之谓长子的陈志华,他是一位从事机械工业制造的工程师;长女志媛在长江边的某科研单位工作;二女志娟在一家工厂做财会。志国已婚,他是根据父母意愿以及自己的喜好,娶了一位老家来的小名叫丹瑾,是当地一户本分人家的女孩子为妻。

 


长得白白净净,谨小慎微的丹瑾,虽然只念到了初中毕业,但她比较淑贤聪慧,心灵手巧,爱做家务,会绣花,也会纳鞋,还会女红,性格温和,平时话又不多,因此蛮讨陈家人的喜欢。由于新媳妇刚过门不多久,因此暂时先与陈家一大家子的人一起生活。丹瑾她主要是帮婆婆干点家务杂活,但是生活来源还得靠丈夫志国。

3

 


志华是家中的次子,当时还在念高中,即将毕业,学习成绩不错的他,立志要考上海交大,因此他读书非常用功,久而久之他的双眼变得越来越近视,尽管班上戴眼镜的学生少之有少,但他却早早地成了“小四眼”。

 


在陈家的7个子女中,要数志华的性格最“闷”,或许是他从小跟着奶妈长大的缘故吧,当年由于陈家夫妇从事的百货生意比较忙,以及陈师母的身体原因等,他们的小儿子也就是志华,还有小女儿都是抱出去请人代养,直到上小学的时候才好不容易从老家将志华等接回来。

 


好在志华他们都很会读书。因此,一家人对志华的期望值也是高的。除了内向的个性,以及不太会主动迎合别人外,其他方面志华都显得非常不错,毕竟陈家是比较注重教育,总体上是属于善良的家庭。

 


话说到了这一日的午饭时分,平时到这个点,陈家姆妈即志华娘总会主动喊在家里的所有人到一楼厨房兼饭厅用餐。可是今天时钟已过了12点,却不见几个平时在家吃饭的子女下楼来。尤其怪的是,就连雷打不动的老陈也还没下来吃饭,难道下午不用去上班了吗?心思敏感细腻又懂事的丹瑾似乎闻到了一丝异样。

 


“今儿个是怎么啦?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家里该不会是发生了什么事吧?”刚过门不久,自己已成了陈家大媳妇的丹瑾,心里暗暗地思忖起来。但她又不敢多想,毕竟自己对婆家了解不多。

自打婆婆早上从菜场回来后,一直在厨房帮忙的丹瑾,见婆婆大人中途到自己二楼的卧室后许久未见下来,而且公公中午回家来时也是径直上了二楼。还有上小学五年级的小妹,和正上初中二年级的三妹等人放学一回家,就被他们的妈妈陈师母直接叫上二楼去了。

 


丹瑾等着大家准备吃中饭,后见都迟迟不下来,于是她又悄然地想返回自己的房间。当丹瑾经过二楼公婆的房间时,她发现通常白天都是敞开着的房门,为何今天却是关着的呢。本来,丹瑾想要去敲一下公婆所在房间的门,是否进去看看,或者说是否可以让大家下来吃饭了,否则饭菜都要凉了。

当丹瑾准备去敲房门时,只听得里边传来像是三姑娘的有点高亢的说话声,好像是在说“真是活见鬼了,除了她,还会有谁呢?再说了,我们几个上半天都去学校读书了,大哥和二姐也在单位上班,弟弟中午又是在学校食堂吃中饭的,那么还会有谁呢?说不定就是她干的……”可是这一番话偏巧被丹瑾撞听见了,她不免心情变得压抑起来,难道说是他们在里面议论我丹瑾什么吗?

“真是有点奇怪了,我呢,早上去菜场买菜了,之前也翻过一边的,都好好地放着的,怎么现在一下就说见就不见了呢?……”紧接着好像是婆婆大人在讲述什么。这下令站在门口偷听的丹瑾犯起难来,变得踌躇起来,进去还是不进去?

“我自己究竟做了什么了?或者是应该在讲到家中有什么东西丢了,或是钱找不着了?”她越想越觉得事有蹊跷。于是乎这位要强又带着几分谨慎的丹瑾索性就回了自己在三楼的房间,索性不去为此进行胡思乱想。

一直到快接近下午1点钟的时候,陈家人大多怀有一丝复杂疑虑的心情来到饭桌前……不过,奇怪的是,此时此刻的丹瑾像是被大家遗忘了似的,丹瑾也不想再下楼吃午饭了。“反正一顿不吃饿不死我!”心有不快的丹瑾赌气似地倒头在床上,竟然睡了过去。

4

直到当天的傍晚时份,陈家人放学的放学,下班的下班。一晃又到了晚饭时,陈家大儿子,就是丹瑾的老公这时也刚好回到家中,他先与父母家人等聊着什么,后见自己的妻子此刻并没有在厨房里,便上到三楼来叫丹瑾一道下去吃晚饭。并且,带着关切的神情问起她是不是身体有什么不舒服。

“你看,你的脸色咋这么差,小手也是冰凉的,你是不是病了呢?”

“没事,真的没事了,我能有什么事!我倒是想问问你的,今天家里发生了什么事呵,好像大家看上去心情显得凝重又很冷漠的样子,该不会与我有关……”


丹瑾显然也是在明知故问。

“你胡说什么呀,一定是你误会了吧”陈家大儿子志国在关爱与安慰中回答妻子的问话。“噢!我听明白了,你是不是指弟弟今天早上的事,他在上学路上不小心弄丢了自己的

近视眼镜,然而他回家拿钱去配镜的事吧。”志国答道。

“那,那个时段为何非要对(同样是作为自己家里人的我)关起门来,而且还在背着我议论什么……”


丹瑾带着几许委屈道。

“哦!你真是想多了,当时弟弟他返回家时,发现一个人也没有,他就直接从爸妈的房间抽屉里拿了10元钱后,径直跑到钟表眼睛店另配了一副新的眼镜,然后就去学校了。”志国继续回复妻子的问题。

“那,你是怎么会知道得那么清楚的呢?难道我也不是人吗?我不是一直在家的吗?为何说家里没人呢?真是!”感到不爽的丹瑾有点伤心地责问起自己的丈夫。

“阿呀,你也真是的,可能是弟弟一时心急嘛,他一看妈不在厨房,就直接来到二楼找她,可是又找不到,于是就想到咱爸妈在五斗橱的抽屉里平时会放着一些钱,于是就拿了(钱)直接去……”志国连忙说道。

“我分明在(家)的啊,那么弟弟他为何不对我讲一声呢!”还是颇感委屈的丹瑾回话说。

“你当时应该是在三楼房间吧,弟弟为了快点去配眼镜,拿了钱后就没来得及上楼来打招乎了吧!,好了,好了,大家又没有说过你什么的,是你自己想多了!”志华答。

“反正……你中午又不在家,也许,你并不知道当时正在发生着什么……,你知道吧?他们在说我呢?”丹瑾带着情绪,加上一连串的不悦,因此就像是竹筒倒豆子似地和盘托出,仿佛一时间心中的不悦统统可以散去了。

 

这件本不该发生的小事情背后自然是有弟弟(小叔子)志华做得不到位的地方,他当时只顾自己尽快去配眼镜,却忽略了给在家的嫂子打声招呼,这一点显然是做得不太妥当的。不管你是有意还是无意,总会带给新阿嫂那么一丝不把她当作自家人的感觉。

另外,丹瑾对家中有关抽屉里的钱“失窃”一事的确存在着一种心灵上的博弈感。家里是否有人怀疑过她“偷拿”的猜测,虽然事后变得并不重要,但是一想到当时面临大家的那种冰凉中挟带那么一丝怀疑的神情,实在令丹瑾每当想起此事就不免产生一丝伤感。

这天中午还是疑云重重的陈家人,对这么一桩看起来小小的有惊无险的事,到了下半场似乎逆转得很快。那是因为是日下午稍晚些的时候,志华背着书包终于出现在全家人面前,并把他今天早上遇到的事,全过程地、完整地讲述了一边……

原来如此,一切仿佛又回到了原点,但是在丹瑾的心头从此留下了一点不可磨灭的印记。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