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碎语闲杂:看病偶记

(2017-03-04 08:15:11)
分类: 自说自话

看病偶记

  

 

民间有道是“春天生意实难做,一头行李一头货。此番说的就是江南的春天忽冷忽热,容易生病。过去出门在外的人为了随时增减衣服,只能如此这般地以适应气候的无端多变。

尽管社会发展进步快速,然而季节变化必须顺应自然规律,这一点由不得人类肆意任性。通常,对于一些体弱多病者而言,碰到冷热无常的天气状况真是由不得您,人体或特别易感风寒,这总归是毫无疑问。

早春,斜风,雨扰,天寒,春天有明媚的阳光,还有淅沥的烟雨,阴郁笼罩也有轻盈曼妙,春花烂漫或者冷风忧伤,生活之路纵模交错,人生风雨纵然也有无所适从之时,何况受之父母的身体发肤。

感冒什么的说不定就会找上门来。这不,俺也被挤进了“流行”的小分队了。于是乎,就在这个周六上午,我顺便前往一家区级专科医院配常用药,还想扎一下针灸,是为防治颈椎这一陈年老毛病。

毋庸讳言,中医药费用总要比西药相对低廉。比如在我的一些病友中,自然存在着家境不太好的人,治病往往大多选择中医。有人为省点钱,即使家离医院来回路途较远,也从来不敢轻意打车,甚至于为省公共交通费的也有之。碰到的病友中,不知怎么地,我对一位年近七旬,身材有点臃肿,脸色不佳皮肤略显粗糙,衣着显得朴素老旧,一头带有几许凌乱状灰白短发的妇人印象深刻。

我几乎会在每个双休日去那个专科中医院的针灸推拿科进行理疗,在差不多的时段,总会遇见这位来自近郊的老年妇人。她呢,每次都是独自一人来医院,尽管看起来有点行动不太利索的样子。听说家中生活条件不太好,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种中老年疾患,身体不好,真是可怜呵!

周六的天气还不错,晴朗微风,有暖有凉,病人一下子来得较多,大家急切地到达针灸科时,只能等着。当时我听到与那位老妇一样等候着空位的病人们,正在有一搭没一搭地进行聊天。她说:其实我很早就已经(走)出来了,只是(在来医院的)路上化了一个多小时……另一位病人问到她为何化那么长的时间来看病呢。她回说,这里的医生技术好,人和气,而且费用也比大医院便宜……

他们互相聊着有关身体、生病的种种,隐约还听到这位妇人说到她的老公曾经被汽车撞倒过,行动较为不便,只能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简单杂事。如果她也不能动弹,那这个家就得完啦!这些话,听得我们所有人感觉有点辛酸。总之,作为病人本来的心景也不会个好到哪儿去,倘若再听闻这种带有自艾自怨情绪的话,心里总会有不好的感受吧。

此刻的理疗室由于人多,加上室内医用设备器材,本来就不大的空间又仿佛被她的话题给占得满满了。加之她那不紧不慢的语调,絮絮叨叨自言自语的说话方式,不知不觉中感觉她的音量好像又被放大了一些。相信在场的人,不自觉地会感到有一丝喘不过气来的沉重。换言之,一种莫名的压抑渗漏而来。

其他正在接受理疗的病人,尤其是躺着或身体俯卧在理疗床上需要闭目养神的病人,恐怕无奈地被她如祥林嫂式的诉说心生排斥

有之,因此有人颇有点不耐烦地说病人需要安静,故不愿洗耳恭听这些个令人感受负能量的话题。或许当面指出理屈词穷,毕竟是在不相干的公共场合且又没有侵犯到他人的什么利益。这位偏偏喜欢在这里发声的大妈,同情她的人也不在少数。

大妈不紧不慢地讲述着自个儿的一些家事,并不理会别人爱听不爱听。说到动情处还会唉声叹气一番,讲着自己没有钱,看不起病。仅900元一个月的“农保”收入,老实巴交的老公与她一样,两人加起来每个月总共才1800元,家里连2000元的生活费也没有呵,因而自己看不起病呐,平日里只能省着点儿化钱……还说自己已40多岁的女儿身体又不太好,还为夫家生养了2个女儿,这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自叹命太苦。

紧接着,她又讲起好在如今儿女总算出道……不像之前为了给儿子购置小套二手旧房还要欠别人一屁股的债……怪只怪我们身体差又没本事,更没钱。哎哟呀!越是没钱,越是会被人外人看不起等等一些“辛酸血泪史”。心绪低落的老人家嘀咕着继续喋喋不休,她还略带苦楚地说一想到眼面前的许多困难真的要想哭啦。可是这哭也解决不了(所有的事)啊!所以还是养好自己的身体要紧……。如是这一自问自答自讲自话的,是为自我排解,自我减压的一种方法?这种如入无人之境也不自知的平民百姓,为了生存抑或为了生活,却又难以抗拒种种无奈的方式之一?现实生活凡此种种,实在是不易。

因病致贫或本来就穷困,处在社会最低层的,像这位生活在郊区的失地农民(现居民),又能怎样。何况还是位上了年纪,体弱多病的弱势人群。本人总是心怀善意地认为人性能够感化的吧,被她这么地倾诉着,有人好奇地打听起她得的究竟是啥病,她马上回答说反正全身都是毛病,还提到曾有医生让她上大医院去做个CT,她不想去查,因为这笔检查费对她来说太贵。故而经好心人介绍,她才来看中医,以及服用中药,还有打打针灸或做做推拿什么。她说现在人比以往好受多了,头痛头晕还总归有的,不过比老早好了蛮多的,现今吃(控制)血压的药还是停不了,光是为了配(购买)药的钞票就得化光每个月仅有的900元,“我”可怜得很!平时生活费只有靠老头的900元了……正当她还在不停地讲述着,这时医生请她可以去扎针了,因为有空位轮着她了。

这位上了一定年纪的病友像是受到了什么外力推动似的,人一下子从原先坐着的候诊位置上突然向前靠了一下,好像才恍然大悟地想到自己来此地的目的是医病,于是急切地把身子朝向理疗床,由于身体原因显得行动蹒跚。只见看她一边脱着身上的衣服一边还在不停地对其他人讲:“我是没有地方可以讲话(诉说)了,心里烦呐!,让我讲讲出来,我才会爽快一些!……”

我刚好扎完了针灸,于是顺着她话给予其一点劝慰:“这位阿姨呵,您能把心里的一些不痛快说出来了就好呵,至少心里好受点。没事的,您心态还好的,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病也一定会慢慢地好起来,生活也是这样……”

人呵,世事无常,人生苦乐,命运起伏,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怨天尤人为上策。纵然是月之阴圆残缺,人的旦夕祸福,也只能是坚强面对。无论怎样,人活在世上且不能失去对生活的勇气,或谓之强大的内心,包括信念还有爱啊,当然更少不了充满乐观向上的精神支柱。因为令人无奈的事,在这个世上实在太多太多。纵然对于咱们绝大多数的普通大众而言,低调普通的生活其实就是最好的生活状态,知足常乐,惟祈健康平安,人生才会有欢颜无憾。您说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