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之梅

分类: 诗情画意 |
诗意之梅
寻梅、探梅,芳香袭人来。淡雅清新的梅花之韵,私以为唯美独秀也。寒梅风枝雪中开,花有清香树影静。我等凡夫俗人通常只会直观梅花的外在之美,一时半会之时,却也难以体悟出古今文人墨客的那种深厚独到的,或灵感突现的,具有一定感染力的,意味幽长的,甚至于充满魂魄精髓的优美文字。
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古文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也是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的一首五言绝句之梅花诗朗朗上口,诗中描写梅花的坚毅与高洁品格,这一毋容置疑的经典之作,早已深入人心。“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尽管历经近千年的社会变革,岁月沧桑,然这首梅花诗因其文字简洁,语言精炼,意境深刻且通俗易懂,因此流传广泛,至今被各个年龄阶层的人所熟知喜爱,总还是被人一次次地吟诵。
本人以为,优秀诗词是文字的浓缩精华。尤其是古诗,寥寥数语,韵律对仗,言简意赅,恰到好处。无论是王安石的《梅花》,还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梅花绝句》“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花一放翁。”以及北宋的大文学家苏轼的《红梅》“年年芳信负红梅,江畔垂垂又欲开。珍重多情关伊令,直和根拨送春来。”经典等等,不一而足。
比照这几位几乎是处在同时代的大家所作吟梅颂花之诗文,各自的词意自然有所指代。人们都知道,诚然有一点是一样的,因此梅花只有在寒冷的,特别是处于艰难、恶劣,不畏风霜的环境中才能绽放,所谓“梅花香自苦寒来”嘛!纵然是红梅花儿开,暗香溢枝头,经历严寒之后,春天一定不会远了。
眼下正值早春,十里桃花还未开,悄然开放的只有梅。花有香,形有枝,真是赏梅好时节,那些清秀、高洁、秀雅、坚韧的梅花自然是赏心悦目之良物。隆冬早春大地萧瑟,唯有气韵幽香的腊梅傲然自在呢。梅花,不仅仅只是一种可以让人观赏的花木。此外,据悉腊梅还可以制作成高级的花茶一说,本人当然只是听说而已。
倘若将女人比作花,花儿自然会有千娇百媚之态。那么,梅花或就是坚贞的象征吧。人们或会说,成为“梅花”的女子太苦太累,是的,一定会很清苦的。可是,清苦的“她”活得相当有尊严,傲雪红梅一身正气,自强不息,低调有骨气,不争春色却又能为早春添上不可多得的一抹纯美。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可见,这傲骨丽影的梅花耐得了寂寞,冷艳中透着秀丽芳菲的灵秀,这难道不就是一种高品格的呈现么。又到一年赏梅时,枝间盈盈溢暗香。
作为现代人,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那怕仅受到一点儿的熏陶也总是有益的,比如我们在赏梅的同时,可以有意识地去阅读发现或背诵一些有关描写梅花的古诗,让我们在赏心悦目的过程中领会到传统诗词的精髓。倘若能够结合环境吟诵经典或为文作辞,想必是或多或少能够有所启迪心智,呵护心灵,或能陶冶人格。
有人说:“读古诗,是为了更好地做一个现代人”是呢!当然,开卷有益,无论古今。寻梅、探梅、赏梅,还吟梅,该是多么美好的一幅场景——梅花丛丛,诵读诗文,花香书香,馥郁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