蹭了一次讲座:说端午


标签:
端午端午节屈原粽子讲座 |
分类: 观点评说 |
栉风沐雨历春夏,一年又临端午时。聊到端午之话题,往往会提及与之有关的民俗。据悉,在民间除了清明节有祭祖的习俗外,其实端午节也系祭祀节日,传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曹娥救父投曹娥江,还外还有大文豪屈原投汨罗水。此外,五月初五是毒日,比如喝雄黄酒,挂香包(或谓香袋)以防病避秽,有的地方以及进行赛龙舟等民俗活动等。
当然在端午节有一样东西或是不能少的,那就是粽子。那么人们为何要在“端午节”这天食用棕子。与屈原有关?战国末年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是在旧历五月五日那天投汨罗江自尽,善良的老百姓担心屈原的尸体会被江里的鱼侵食,便裹了粽子,投到江里喂鱼,以免贤士受辱……“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的屈原留下了千古绝唱,作为美食一种的粽子是否在某种意义上还可被视之为是存有那么一点不屈不挠的象征?虽不见古时,却也有关古人。
谈及端午节,五月初五,家家户户门檐要挂菖蒲,意为防鬼、避邪。出嫁的女儿还要给娘家“挑节日”礼担。礼品除棕子外,往往要有鹅、果包(桂圆、荔枝)、烟酒等,新婚3年需重礼。在咱们宁波或周边相近地区,每逢过端午节,会有新女婿送上“端午厚礼”之习俗。礼物当中粽子肯定是少不了的,此外,传统的烟、酒、活禽(如大白鹅)或鱼之类,以及当今高档营养补品,甚至于巧克力也可算一样呢,总之趁着这个农历五月初日的端午节,是新女婿们向丈人、丈母进行感恩,表达孝心的重要时节吧。
还有呵,在五月初五日,小孩子腕系五彩绳,挂香袋。一直系到七夕解下。旧时,有的地方还会兴演戏曲《白蛇传》之习。却原来端午岁时习俗还真够丰富的。端午香包不仅是一种手工艺品,在古代这就是一种保健饰物。主妇们会将彩绣锦绸布面经裁剪,将之缝制成小巧精致的袋状,内置少量棉絮和加一点蕲艾等中草药辗成的粉剂,最后在收口处订上一条镶有流苏饰品的红线绳便大功告成。挂在胸前或别在腰间,乃至放在背包或挂在室内,从中弥漫散发出缓释芳香之药香味道提神醒脑,提高机体的免疫力,从而为健康提到一点促进作用。
哦!是日讲座之主讲人范志强副教授,系来自浙江万里学院文化与传播学院。现任教于担任中国茅盾研究会理事、浙江省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浙江省鲁迅研究会理事、宁波市地方志研究会理事等。长期从事20世纪中国文学、民俗文化等方面教学与研究。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民俗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多篇,并主持、参与多项省、市级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