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随笔:卖大饼也可以很牛


标签:
杂谈做大饼牛 |
前些天在网上读到一则社会新闻,说的是一位在杭城卖烧饼的大叔经过多年打拼,靠小本经营起家,从事着传统手工小食,如今日营业额可达到2500多元,拥有奥迪A6轿车及宽敞的住房,一家人生活过得蛮幸福。当然,他还是一如既往,继续干着这一项被外人并不太看好的,不起眼的“小”生意。在咱平常人看来真是蛮励志的呢!
无独无偶,在本市也有类似事例。话说一位早年来自外省的农民工兄弟,当初从家乡贫困山区出外打工,穷蹙之时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活计。经几番折腾,身上盘缠所存无几。饥肠辘辘时,这位哥们为解决吃饭问题,也为节省开支,只有到离暂住地不远处的,那个位于城乡结合部的摊点上买回来二、三只冷馒头以裹腹。仿佛灵光一闪,他想到与其坐以待毙,不如自己救自己,于是乎,想到自己也可做馒头、饼子去试着卖。
人在逆境中或许也会产生一些小灵感,当然也极有可能消沉下去的,可这位打工哥“犟”劲上来了,说干就干!索性将身上仅剩的200元钱统统给算计了,遂作如是安排:化30元购得十来斤普通面粉;从菜场买来5斤肥膘肉,化费30元以熬油;15元钱分别购买小葱,2斤盐和1大袋味精;用50元钱分别淘来两只大号铝锅、还有脸盆、擀面杖等,接着他又不知从哪儿弄来一只空置的大号柴油桶,经被其改装成了一只大烤炉。
万事俱备还欠柴火,烤烧饼或制作馒头,离不了燃料。此哥好不容易打听到有卖蜂窝煤及木炭的地方,于是再转辗到城北的一家煤球加工厂购买煤球,可人家并不乐意卖给他,说是这么一点点的生意,加之他口袋里的钱已所剩无几,不得已遭人奚落……种种无奈在所难免……后在有好心人给其帮助下,他迈出了第一步。
刚开始时,此哥不敢在白天出摊,天色暗下来后,他才骑着一辆经自己改装的便车,载着炉火等必备品上路,一边骑车一边小心地四处观望,待等有合适的地方便停下来进行营生,由于暂住地离高教院区较近,晚上出来逛街的学生等人也蛮多,此哥便借助路灯光亮,摆开阵势,拿出装在盆里的面粉团子,还有洗净沥干的葱花以及胡椒面之类的调料……晚风吹过,他边做边叫卖,阵阵经炉火烘烤的大饼香味四溢而起,从路边飘散开来。此番不由引来路过的学子及其他行人停下脚步以购之。
由于他做的大饼等面食价格低廉,味道又好,在这一带就慢慢地形成了好口碑。平时除学生放假及遇上恶劣天气外,张哥的饼子摊几乎雷打不动天天开张,如此这般竟然也促成了许多回头客。住在这一带附近的人,有时候吃不到他烙的大饼还会惦记着呢。日子在屋檐下一天天地跌落,此哥的大饼生意也像这烤炉里的火苗似的生生不熄,越来越火红,经年累月,他的生意上了一个台阶。
凡事开头难,此大饼哥也与许多人一样,曾经饱受过许多的不如意,比如被“城管”追击,被风雨侵扰,被“同行”挤兑……,可是颇有些想法的他并不是一个墨守成规的人,当生意相对稳定了,他早就想到要租个摊位,并且将制作烧饼的工艺不断进行着改进。他早先是在菜市场外的一个小角落租了个小门面,每天起早生火,辛苦劳作,待慢慢形成了一定的气候,也在别处开了分号,雇了小工,自然饼子的品种也多了起来,不光有咸的,而且增添了其他品种,如香甜可口的豆沙、绿豆、化生麻仁馅饼,麻辣酥脆的薄酥饼,肉沫干菜咸味饼等各种不同品味……,后来,您也知道的,就这么简单,就那么平凡,就如此踏实,这就是生活,更是一条自强不息的人生之路。
愿天下大饼哥,个个都能成为像杭城的那位牛哥那样,拥有自己的一番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