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评述:旧话重弹说“让座”


标签:
观点让座旧话 |
分类: 观点评说 |
旧话重弹说“让座”
据9月10的《郑州晚报》载:郑州市一辆营运中的公交车当行驶至中原路秦岭路段时,车上的一名老人突然死亡。目击者称,老人因让座问题与一位小伙子发生争执,称老人掀了小伙4个耳光,小伙没还手。小伙下车后,老人昏厥倒地。急救人员证实老人有心脏疾患。
阅罢该则社会新闻,令我突然记起两年前的另一则类似事件,说的还是咱浙江省城杭州的事。也是一位小伙子因不让座被人掀耳光,只不过对方当事人是一对怀抱的婴儿年轻夫妇,而非老人……。私以为,让不让座看似个人行为,其实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中,每个人的言行并不仅仅代表个体。先暂且不去讨论这两起因“让座”引发的纠纷中当事人的孰是熟非。东汉哲学家王充曾曰:“人有过失,己必知之;己有过失,岂不自知”的确富有哲理。
本来嘛!作为一个基本道德礼仪,文明让座理应得到大力提倡与弘扬。在此回顾下2012年那起让座事件中怀抱婴儿的妇女与其老公乘上公交车,他们就站在一位年轻小伙子座位旁,当事人之一的丈夫要那位小伙子让座给他妻儿,而小伙子没理会,车上同时在播报让座提示音……。不可否认,社会上自私自利的人不在少数,明哲保身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鉴于小伙子不肯主动让座的事实,有人对此有意见也属正常。心想你一年轻人,为何还纹丝不动地坐着呢,甚至于气极了想骂粗口的有之。或许还有人会想,连年轻人都不让座,那我们这些中年人就更没理由让座了。当然了,或大多人是站在自己立场上来看待这个让不让座的事。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 9月10日刚发生的那起事件中当事人之一的老大爷事后却发生了意外。诚然,老年人倚老卖老不是没有,老年人嘛,相对也总是比年轻人弱势一点,因此作为年轻人若能提供方便的应该及时作为。不过呢,事件中的小伙子不让或有什么不方便之处呢,比如身体不舒服,比如行动有些不便,还比如受到了什么外界的影响等主客观方面的诸多因素。
这个事件,又一次令我想起我的一位年轻朋友曾提起过她的类似困惑。有一次她得了急性肠胃炎,上吐下泻地折腾,一个人跌跌撞撞地去医院急诊。事后从医院出来,她在大门口的站点乘上了一辆公交车准备回家休息。由于元气大伤,当时我的那位年轻朋友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因此她在公交车上有点站不稳的样子,见有一空位子便坐了下来。当车驶过一站时,上来一位老太太。只见那老太径前走到我朋友跟前,要她让座。因我朋友当时还蛮虚弱,正在闭目养神。只听得那老太嘴上高声嘀咕起来:“咳!如今的年轻人太不像样了,一点同情心也没有呵,自私透顶啦……”
听闻老太的抱怨后,有的乘客自然也跟着附和。一个说现在的年轻人太没教养,他们将来也要老的……。因我那朋友脸皮薄,末了她还是硬着头皮站起来让座,甚至于很不好意思呢,仿佛是她做错了什么。话说座位是让出去了,可那老太太却没表示谢意。一屁股坐下后还在口中念念有词地叨念:“(座位)老早好让了呵,再不让我就到了……”听得我那朋友更站不稳了,于是车过下一个站点,她选择下车。
纵然诸如此类所发生的一切,真不是电影《搜索》的场景,而是活生生地展示在现实社会里的一幕幕。故所以人与人之间需要多一份理解、包容与尊重。先秦《礼记》称“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拙我以为文明礼仪,让与不让座说到底并非是单方面的文明,文明更需要互动,文明或也是一种建立在平等基点上的文明。人的一生大都要经历不同的年龄段,若大家能很好地进行换位思考的话,可能矛盾会少一点,冲突会少一点,爱自然也就会多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