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养 娘

(2011-02-26 11:52:19)
标签:

杂谈

往事悠悠:

 

养 <wbr>娘

 

——“养娘”即养母也。本人没有“养娘”,而是想起了我妹妹当年的那位纯朴、善良且能干的农家妇女,故撰此拙文以之怀旧。

 

  40年前,我母亲由于工作原因不便将刚出生不久的孩子带在身边,因此在我小妹1周岁时就将其寄养到了距离我们当时生活的这座城市有20多公里的一个乡村。“养娘”是当地一位老实本份的农妇,此人那时还不到40岁,已育有2个儿子和1个女儿,当时养娘的儿子已有十七、八岁。听说那户人家的女主人(我妹妹的养娘)早先在上世纪50年代初曾在上海给有钱人家的子女做过奶妈,我父母是通过上海的亲戚,从而打听到在乡下有这么一位比较不错的且很会带孩子的妇女(她好像与我们上海亲戚还有那么一丝远房乡亲关系)。

  我父母通常是每隔一个月去一趟乡下。一方面是去探视自己的女儿,另一方面是给养娘送小孩的寄养费。记得当时的费用是每月12元,每次去探望时我家还会送给养娘家一点小东西,诸如肥皂、火柴、毛巾之类的日用品,偶然还会买些糖果、饼干什么的“南货”。虽都属于同一地区,但娘养家毕竟是处在农村且当时的交通又不方便,我们要到那儿去光是从汽车站坐长途车就要化去3个多小时,但不管怎么说,在那个年代能通上长途汽车的地方应该还算是相对好些的呢。在我记忆深处还清晰地留存着母亲曾多次对我提及的一番话:“那年呵,把你妹妹第一次送到乡下去时,我是多么地不舍得哟,毕竟是自己的亲骨肉嘛,介小毛头就要离开娘身边,去给人家养了,我为此哭过,默默地流过许多泪呵......当第一次把你刚满周岁的妹妹送到养娘家,等我回来时,我是一步三回头。当时还在冬天里,你妹妹头上戴着我自己编织的一顶红色绒线帽,直到那红帽子变成了一个小点,远离了我的视线,再也看不见了,可是我的心还是许久难以平静呐......”确实来讲,我们亲爱的母亲呵,那时也很不容易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呐。直至如今,老母有时还会念叨着说自己对小女儿的爱欠够点,当然母亲大人是多虑了,我们俩姐妹长大成人后对父母亲都是很亲,也很孝顺的,反过来父母亲对我们以及我们的下一代也都爱护有加的。

  那就再来允许我将时光倒流吧。记得在我8岁的那一年的7月份,我突然心血来潮吵着要跟母亲一起去乡下探望妹妹。经母亲答应,令我甚是兴高采烈,但由于长途车人多拥挤再加上路况不好及天气炎热等因素,一路颠簸下来,我有些晕车了,但想到很快就要见着已有两年未见到的小妹妹,以及想看看乡下到底是咋么样的呢,因而心里还是抱着许多的期待。

  等下了客运班车,我和妈妈沿着一条沙石铺就的村道向前走着,脚上穿着一双刚买不久的塑料凉鞋,身穿妈妈为我做的一条花布连衣裙,头上戴着一顶小草帽遮阳的我跟着妈妈来乡下做客了。咦!这里真的与城里不一样哟,一眼望去,天地广宽,不远处高高的电线杆一律横队似地在田野边守候着,方方正正的田上生长着绿油油的农作物,这场面我以前好像只在画片及电影上见过,孩提时的我颇有一种新鲜感与自傲感。但随着一股热浪涌来时,扑面便是一阵阵似粪土的腥臭味,还有那成群结队的嗡嗡作响的苍蝇也像是来迎接我这个客人似的,因为本人从小未曾在农村生活过,对那里的情况可以说是一点儿都不了解,于是我赶紧捂起了鼻子,还叫嚷着:“臭煞了!臭煞了!……妈妈你看这里的苍蝇介多了……”

  母亲见状,叫我不要这么不懂事,说农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还说我们平时吃的粮食和蔬菜就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种出来的,否则田里的庄稼怎么会生长呢?等到了妹妹的养娘家,我根本认不出我妹妹已长得咋样了。因为当时出现在我眼前的一个34岁的农家小女孩,正与养娘家的一只叫“阿旺”的大狗玩耍着呢,只见当时那狗儿还冲着我“汪汪......”地叫了好几下,我感到很害怕,只见小妹妹用手轻轻地在狗头上抚摸了一番,口中不知还说了些什么,于是那狗儿便温顺地跑开了。看来小小年纪的她,胆子可真大啊。她起先还光着一双小脚丫,再瞧乱蓬蓬的头发且有些发黄,在我的视觉中显得脏兮兮的一件已看不出是啥颜色的宝宝裙衫,难道这就是我的小妹?还有那位长得质朴的、皮肤黝黑的上身着园领粗布薄衫的妇人在我眼里看起来像一个老外婆。可不管怎么说,在我的记忆中还残留着那么一丝印象,那便是她的一双眼睛长得很好看,双眼皮显得蛮明显的,眼睛又大、又亮的,相必年轻时的她肯定是一位天生丽质的漂亮女人。

  只听得我母亲叫这位在我眼里像“外婆”的养娘为阿姐,还让我称呼其为“姆妈”时,我不由得有点儿怜悯起这眼前的这位“养娘”来了。当时她还告诉小女孩快叫我姐姐,我这才回过神来,想想眉宇间确实像我爸的眼前见到的这位小女孩就是我的亲妹妹时,还有想起妹妹身上穿的这条裙子是我以前看到过妈妈在缝制的,可是现在怎么变得那么地“难看”了呢?还有养娘讲我长得既白嫩又水灵,还讲我妹妹现在活像一个乡下小囡时,不知咋的当时我有点儿说不出来的难过,但很快我便与妹妹融入在一起了,毕竟是姐妹情,一家亲呵。

  看得出来,这位我妹妹的养娘对我这个城里的小孩子是相当的客气,由于没什么东西可以招待我这个第一次上她们家来的小客人,养娘便叫其儿子给我去河塘边拗几枝野生的芦苇杆来让我当作“甘蔗”来食用,她一边还拿起一把已有些年头的芭蕉扇让我驱驱暑热。同时还从灰暗的灶间拿来一只蓝边粗瓷碗并从一只棕色的瓦水罐里倒出一碗凉开水谦恭地递给我母亲喝……于是母亲将手里抱着的妹妹从怀中放下来,小妹便蹦蹦跳跳开心地将母亲带来的糖果用小手剥着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那厢与我母亲说着话的养娘忙招呼着让我也一起吃糖,还说等今天吃过昼饭后让我在这里多住些日子,由于可以与妹妹在一起玩,我也表示同意留下来住些日子。

  以前父母若上此地来是从来不在养娘家吃饭的,这次破例是因为我在的缘故。中午在养娘家吃的是“地作货”加上他们家人从河里钓上来的叫不上名的鱼儿等家常菜及灶头大锅饭,我感到口味很合胃口,饭似乎也比家里吃得多了些,我表示很喜欢在这里,于是饭后母亲便独自回去了。

  傍晚时分,我与妹妹及养娘的12岁女儿跟着养娘的儿子来到小河边看男孩们游泳玩耍,因我与妹妹都不会游水,养娘一家人格外为我们担心,便不让我与妹妹靠近河边,慈爱的养娘还不得不放下手里的活计来照顾着我们姐妹俩……

  晚上我与养娘的女儿搭铺挤在一张木板床上睡觉,虽然蚊蝇等还时不时地在侵扰着我,但由于我白天玩得较“疯”,加之累了,晚上便在丝丝的凉风中我很快便进入了梦乡。可是到了第二天早上,我醒来时发现身上痒得难受,便叫嚷着及拼命地往身上抓,一看坏了,身上全都是被跳蚤之类的虫子咬得星星点点,疙疙瘩瘩。奇痒难忍。

  遭此这一令我实在意想不到的害虫侵扰事件后,我死活不肯再在乡下多呆一刻了,便一个劲地哭闹着要回家,于是这位忠厚老实得呒办法的养娘无奈之中怀着歉意将我一路送回了城里我的家,并一再向我父母赔礼,说为何在她家中的其他人都没被虫子叮咬而偏偏轮到我这个头一回上她家去作客的小客人,真是难为情煞呵!

  母亲也为了表示对养娘陪我回家的感谢之意,便将一块“的确良”(涤纶)衣料送她,只见她拿在手上喃喃地感激道:“妹子呀!真是太感谢了,介好的东西,多少贵了,我自己是不会去买的哟,你们真是好心哪,好人有好报哟……”想当年,老百姓的生活实在是困难,你想在40年前,做衬衣最好的面料便是叫做“的确良”这种化纤“棉布”,现在这种化纤物早已无人问津且早已淘汰而销声匿迹。

    大约是在我妹妹4周岁时,我爸妈考虑到该让孩子上城里的幼儿园接受教育了,便准备将我妹妹从乡下接回来。由于我妹妹在养娘家已经生活了4、5个年头了,也习惯了与这一家人相处,加之养娘一直待她不错,虽说小孩子不甚懂事,可在她的潜意识里已把养娘家当成了自己的家。再说人总归是有依恋之情的,或者就是通常所说的是有“亲气”的,即是指抚养之恩吧,纵然当时乡下的条件还没法与城里相比,可小孩子没经历过也无从比较。因此当我妹妹刚听说要带她回城时,就不安地哭闹起来,而且那场面也是相当伤感的。见此情形,那位纯朴和善的养娘更是情不自禁地流下眼泪,她与我妹妹抱头痛哭,仿佛生离死别那般,还伤心地说她要收留我妹妹并当成是自己多生了一个小女儿,说她宁可不要我爸妈带来的孩子抚养费,即使日子过得再苦也心甘情愿......。据我母亲后来回忆说,如果她当时不痛下决心,那么我妹妹有可能会继续成为养娘家一员。这一点我爸妈是理解的,为此他们也做了养娘不少工作,好不容易也才在无奈中要回孩子返回城里......。

    岁月匆匆不复还,时代变迁催人老。这真是今人不见当时月,今日曾经照旧人。遗憾的是,因种种缘故后来我们家与养娘家失去了联络,可不知我小妹的养娘现在可好,因为我突然想念起她来啦!

 

养 <wbr>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汤圆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