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 节

标签:
杂谈 |
细节
不知怎地提起笔就想起了如此一幅画面:淡雅古朴的居室内,弥散着茶色的光影的痕迹,略略淡过竹帘稀疏映入的几抹光亮,不偏不倚地关照到了插满未名小花的透明花瓶。好像是静素的兰,又像是自怜的菊,只觉是惊鸿一暼,回眸再望已满屋生香。是最易被忽视的细节,却也是最彰显用心的摆设。
初看茨威格的《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目光紧紧地被情节束缚,只是随着女主人公情感经历的起落与心绪的变迁而澎湃起落。大段大段毫无停歇的内心倾吐,抑制着却也汹涌着的难言情愫,我只觉得身心完全被梦固于这种叙述形式而难以抽离。未能全然渗透因而心有不甘,于是重拾,却也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原来文中最不可忽视的细节——鲜花却在我的仓促与大意中遗漏了。当作家阅读完长信,大大舒一口气之时,他发现自己没有看到多年以来都会在生日时收到的鲜花。而此时,他似乎也回想起了那个一直努力尝试要在他生命中留下印记的女人。
小说就此收尾,但意味却如同鲜花的幽香久久不能散去。我似乎也记起了那些隐匿在情节中孤傲却不收敛的花朵,那种包容着痛却伸张着呐喊着爱的勇气。如此细节,意是包含着此番用心。
邵宝健的《永远的门》里亦有对鲜花的极为精到的描绘,贯穿于男女主人公的爱情主线之外,却也熠熠生辉,此种细节,却也经得起细细考量与体味。“那只花瓶总是被主人擦试得一尘不染;瓶里的水总是清清洌洌,瓶上的总是鲜艳的,盛开的。”人不言而物已言,鲜花悄悄地向人们诉说了男主人公不为人所知的温柔一面。那种细腻与安和,轻轻痒痒的,撩拨着脆弱而敏感的心弦。
然而无论是作为盛放鲜花的透明的高脚花瓶,还是盛放爱情的两颗心,终究没有等到最圆满的结局。其实也正如那花瓶里的清洌洌的水,容不得世俗的尘埃,也放不下心底的禁障。只是留给我们这些旁观者,几声感慨,几多叹惋罢了。细节之于点染,多多少少是轻微的抚摸,有形却无声。
其实居室中若是有鲜花摆设,所带给人的感触实可游于心底。屋主的用心自不言而喻。正如行文所追求的无心和随意,一个细节,即可见作者功力。但如花香绵长,七里飘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