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自言碎语:写作的自白

(2008-10-12 12:43:52)
标签:

杂谈

1

最好的为文方式应该是这样的: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信手拈来一个并不乏味的故事,叙述的口吻,客观而冷峻,带着一点审视性的味道,不在意故事的长短也并不是为了说故事而编故事;就那么不经意地荡漾开去,留下一轮浅浅的痕纹。叙述完毕,听众尚在回味中,脑海中的印象由模糊到明晰,感慨间若有所思,点点头又摇摇头。

故事本身无所指,完满应当是每个人都有所收获。

 

2

“为文无章法”。我不是很认同这种看法。思想感情的抒发多少需要依托本身的结构、体载。诗体的简练、精妙、意味绵长,决不是短小的文字能够实现的。而韵声、平仄的恰当运用不仅仅使阅读者得到愉悦享受,更是为文者用心与智慧的体现吧。细细地斟虑语言,用心地去塑造无心间的随意。

为什么要让文字的存在脱离章法才能求得创作的自由呢?局限里流泻的思想泉涌不也更具突破与撞击的力度吗?

 

3

人生最好的境界是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执一支笔于方寸间勾画涂抹。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挖掘的过程也是丰富自己的过程。

听一首音质上乘,旋律经典的钢琴曲,安静的是你的耳朵,没有杂质的侵扰,激烈的撞击。那种琴键碰撞的清脆好像是有什么东西在轻轻触动着耳膜,痒痒的感觉。看一本纸质精良、图文并茂的摄影集,安静的是你的眼睛,没有强烈的色彩变幻,炫目的光影去刺激视神经,只是跟随镜头与脚步去追寻那天淡风清的胜景,享受着动态成定格,静默成永恒的神奇。

阅读,可以很安静,安静的是你的心灵。与高尚的灵魂对话,与时空的彼岸交流,在纸质的摩挲中发现只属于自己的快乐,甚至于可以一眼掠过万年。

那么,写作呢?传达安静的神圣使命,又该是怎样的丰富和难以捉摸。

 

4

时常在写博的过程中无来由地放下笔,抬起头,直愣愣地望天花板几秒钟,或是向居室窗外看看灯光闪烁的江岸,全神贯注地去听轮船螺旋桨转动的声音。神移之后,继续奋斗,沉浸在文字构筑的亟待填补的世界里。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就把写作看成很自我、很快乐的事情了。那种用心构筑的他人无法打扰的状态,好像在冰冷的河水里游泳,只能朝前看,好像只有彼岸的诱惑能使人暂时忘却周身的冰凉。从不奢求写作能带来一星半点的物质上的好处,因为希望保持这一份单纯的快乐。

 

5

记忆中有这样一个小镇。空气湿漉漉的,光滑的青石板路面如铜镜般发亮。行人脚步落寂,街边的房屋古朴但并不寥落。一束河流穿过小镇,乃、流水、光晕直到天明。有高大的梧桐树,翠绿如洗,繁茂的枝叶遮盖住俗世的目光。

这样的小镇,全中国有许多许多。凤凰、丽江、乌镇、周庄……然而,却在开发的进程中伴随纷至沓来的脚步演变成商业了的符号,经济的筹码。原本是美的发掘,却终也免不了沦为庸俗的命运。游人赶到朝思暮想的圣地,蓦然发现追随的不过是幻想构筑的风景。

所幸,这个小镇只是存在于我的脑海中。不把它与外界融合,如同写作保持自我的纯净一样。

自言碎语:写作的自白

此刻,自己好似在巨大的空间里游走,拼命地想要抓住一些东西的感觉,在无边的旷野中奔跑,没有目的地去追寻一种边缘化的释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