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为行为艺术的古书收藏(发2013年6月2日《厦门晚报》读书版)

(2013-06-02 18:55:40)
标签:

韦力

古书之美

安妮宝贝

文化

分类: 视读笔记

                        

 

《古书之美》装帧很漂亮,让人一见倾心,但是我仍犹豫着是否要买。原因很简单,这并非一本真正意义上的书。之所以这样说,缘于安妮宝贝主编的《大方》杂志。《大方》以书代刊,只出了两期就被叫停,第一期是创刊号,第二期就变成了终刊号,倒也有点意思。我在网上看到第三期的内容其实已经准备好了,就是要做古书专题。作为一个书迷,我自然很期待,可惜杂志没有出来。因而当我看到这本安妮宝贝和藏书家韦力联合署名的《古书之美》,第一反应就是杂志做不成了,就做成了书。事实上确实如此。

杂志的内容做成书,本也没什么大不了,但换了个形式,价格却翻了一倍多,未免让人不爽。而且看目录,共分三部分,第二、三部分是古书收藏的常识介绍,像是为了补充第一部分“访问记”的篇幅不足而故意凑成的,虽然说来也是一种必要的补充,但这部分知识对我来说却并无太大吸引力,因为类似书籍我已收藏数本。我真正感兴趣的是第一部分,而与其说是对古书收藏感兴趣,不如说是对韦力这个人感兴趣。

喜欢藏书的,恐怕很少不知道韦力,根据书中介绍,韦力每年花在古书收藏上的钱不下六百万,其专门在京购置两套房子打通用来藏书。介绍资料里说他是“中国民间收藏古籍善本最多的人。在他的藏书体系中,收藏有八千余部、七万余册古籍善本,其中宋元及以前刊本、写本五十余件、两百余册,宋元递修本和宋元明递修本近二十部、三百余册,明刊本一千两百余部、一万余册,名家批校本及抄校稿本八百余部,活字本六百余部,碑帖一千七百余部。”安妮宝贝向韦力求证,不上电视不接受访谈,一贯低调的韦力却说也许应该更超过一些。韦力求书上的高调和做人上的低调使其显得颇为神秘,这个访问记对于想了解他的人无疑很有吸引力。

我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最终还是买下了这本书。读完却生出一丝感慨,虽然韦力始终在宣讲古书收藏的好处,甚至为了收藏古书,其完全忽略了现实生活,变成了一个他自己所说的“无趣”的人,但是他多次在书中提到,古书收藏在他眼中成为了一个行为艺术。这话带有苍凉的味道。一般来讲,行为艺术除了给人以美的享受外,更多地在于唤醒,那么韦力想唤醒什么呢?通过这种“表演”引起我们对古书之美的关注?提醒我们不要忘了这一重要的文化遗产?还是单纯表现一种绝望?

韦力自己也清醒地认识到,一九四九年之后私人藏书大都归了公藏,私人藏书基本完结,中国人的藏书历史因而产生了隔断。虽然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新一代的藏书家开始兴起,但这只是形式上表现出的一脉相承,今天的藏书家跟古代乃至近代已不是一回事。即便作为民间藏书最富的韦力自己,想接上一九四九年以前那个时代,也因财薄力微而感觉力不从心。

韦力一年花六百万元买书,仍自觉财薄力微,其它人可想而知。特别在今天,古书收藏已变成一件极其奢侈的事,一般的古书也动辄上万,甚至数十万、百万,远非一般工薪阶层所敢奢望。旧时文人文章里谈到一元或几元买一本明清旧椠,在今日已如远古遗梦,遥不可闻。韦力自己也承认,现如今想在古籍收藏上“捡漏”已不可能,要买好书只能上拍卖场。而拍卖场比的除了眼力,就是财力。

那么我们看这样的书,也就只能是艳羡艳羡、过过干瘾而已。

 

                                          2013年4月25

 

《古书之美》,安妮宝贝 韦力著,新星出版社20131月第1版第1次印刷,49.5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