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观影周记之六:真正的魏德圣

标签:
文化 |
分类: 视读笔记 |
《赛德克·巴莱》的意思是“真正的人”,我却经常会想到“真正的魏德圣”。筹拍十二年,投资达七亿,想想这些数字,都让人不由不对魏导刮目相看。但魏导更打动我的还在,为了拍《赛德克·巴莱》,他不仅把《海角七号》赚的钱全投进去了,还欠下了一屁股债。
投资人不敢投资想想确实情有可原,《海角七号》五亿的票房在台湾已经达到了极限,一部投资七亿的电影如何回收成本?
投资人其实也就是投机人。他们劝魏导,还是继续拍《海角七号》这样的电影吧。但是魏导不,魏导说我拍《海角七号》就是为了拍《赛德克·巴莱》。
看他狂的!
《赛德克·巴莱》或许是台湾有史以来最大的制作。吴宇森说这样的电影即使在美国在同等的条件下也很难拍出来。不知道有没有夸饰?但我宁愿相信是真的。
魏导人瘦瘦小小的,戴着眼镜,很斯文的样子,却不知道他体内蕴藏着那么强大的能量。那日他在厦门做宣传搞签售,我也去了。就是在那日听说他和卡梅隆同一天生日。这是个巧合,却让我发现他和卡梅隆真的很像,同样的执着,同样的理想主义。当年卡梅隆为了能执导《终结者》,一美元就把剧本卖掉了;拍《泰坦尼克号》时的困难也绝不亚于拍《赛德克·巴莱》。
我们的很多导演缺乏的其实就是这种坚持。
那次魏导来厦门做宣传时,电影能否在大陆上映还是个未知数,让我暗暗为他捏把汗,听说终于上映了,长长舒了一口气。五月十日上映,十三日我去看。前一日影院还安排了三场,这日却只有一场,还是一个不到五十个座位的情侣厅。看着影幕上杀戮的场面,我暗想这是适合恋人们卿卿我我观看的影片吗?
想到魏导的一片心血,我深深为魏导抱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