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书是一种隐私事件

(2009-12-24 22:52:11)
标签:

杂谈

分类: 越来越散

老家人有时笑话一个人,会说那人没“长性”,就是说做事有头没尾,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扪心自问,我也算不得一个有长性的人。做的事情也没有几件坚持下来的。比如这写博。当初开博也有几分跟风的意思,实在讲,有什么东西要跟人讲的呢,又有什么东西值得人家看的呢?想来想去,只好把读书日记贴上来,美其名曰要跟爱书人“分享”、“交流”。但说实话,现在我连交流的可能性都在质疑了,在我看来,所谓的交流到最后往往都变成了自说自话。

但是读到一篇文章让我这仅有的一点交流的心都淡了。那是方希的大文《读书,另一种隐私事件》。发表在某一期的《厦门航空》杂志上。文绝对是好文,文字简直称得上“活色生香”,道理也讲得明白,方希拿如厕来比读书,说二者“最相似”,但她问:“你何时听到有人在厕所里大叫,好啊!这一段实在是好!”的确没有,所以读书读到微妙处,最好还是默默独享的好,更何况真正的曼妙如何才能足量地表达?

看过她这篇大文,我再想把读书日记贴上博客的时候都会想到她关于如厕那段妙论,你说我怎么可能再好啊好啊地乱叫?所以只好闭嘴。博客荒芜了,也就任它荒芜下去好了。

但是发现,慢慢文字也就越来越少了,终至于辍笔了。这对我不能不说是一种损失,至少对于我这样曾热衷于舞文弄墨的人来说。虽然有时我也劝解自己,有什么是必须写出来的呢?我又能写出什么有价值的东西呢?少写或者不写,或者对这个社会是一件幸事也说不定,至少少了一些文字垃圾。但是并不能真正释怀。

于是决定仍旧写。那些已经接受的理论暂时让它滚到一边去吧!

还是回头说方希。那是第一次读方希的文章,大惊,觉得不是一般的好,跟朋友谈,朋友也表示赞赏,并说方已出一书,名曰《毒辣端庄》。于是上网找来看,虽然有些文章在我看来颇近无聊,但是真不能不佩服小女子的胆识和才气。光看看这些书名,就可见一斑:《在飞机上看说明书的型男》、《关于坐怀不乱的三种假设》、《馒头就鱼翅的第三种吃法》、《关于婚姻的家庭秘训》、《情趣型势利眼》。

看来,就算是为了向她致敬,这个好啊好啊的咏叹调还是要在这里叫出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一件小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