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趣——一个普通读者的自白》

(2009-05-31 22:33:18)
标签:

文化

分类: 视读笔记

2009527  星期三 

下班顺路去了光合作用书店,让店员帮查(美)安妮·法迪曼的《书趣——一个普通读者的自白》,店员查说有,只剩最后一本了。然后叫一个女店员帮我找。我本来并没想让他们帮我找的,知道有,自己找就行了。但是我看问书时,他们似乎对这本书都很熟悉,一问“书趣”这个名字,他们立即就说不就是那本“一个普通读者的自白”吗?甚至有一位店员还提醒我去三联专柜看看。我立刻纠正她,说不是三联出版的,是上海人民出版社。的确是上海人民,所以她就不说话了。然而事实证明她是正确的,因为帮我查书那个店员猫着腰在外国文学专柜查了好一会儿,没有查到,后来就回复我说:“你还是去其他店买吧,我们店的卖光了。”我知道她在撒谎,但是我没有揭穿她,我说好啊。我心想我还是自己找找好了。结果几分钟之后果然就被我在三联专柜找到了。现在想想原先建议我在三联专柜找的那个店员是有道理的,因为这本书不论内容还是装帧都实在太像三联的风格,也就难怪最终还是被错误地插错了架。

回来翻读,写得实在有趣。作者又是一个地地道道的书痴(而且是一个女书痴),国外的书痴写起“关于书的书”,似乎所有的兴奋劲都来了,文风都格外幽默,洋溢着对书籍炽烈的感情,很少有板着脸说话的,这倒是值得我们国内那些书痴们学学。其中有一篇为“决不要那样对待书”,作者说“我们认为书的词语才是神圣的,而装载词语的纸张、布面、厚纸板、胶水、装订线、油墨等不过是容器而已。根据实用的需要,无论怎样对待踏,都谈不上是亵渎神圣。狠命的使用不是不尊重,反而是亲密的表现。”我很认同这个看法,因为我就经常在书上写写划划,偶尔也会夹进去一片树叶、一个昆虫之类,但是让我像她讲的那些“世俗的爱书人”,上飞机前为了减轻书的重量,将看过的部分撕掉扔进垃圾箱(作者的父亲),或者在桑拿浴室里看书任由高温高湿使书页像花瓣一样散落下来(作者的丈夫),我实在很难做到。毕竟书除了阅读之外,书籍本身有时也是一件艺术品,让人不忍破坏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