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收到老家弟弟的一个短信,内容是为河南人长脸的,内容如下:
北京大,上海富,不如河南的一棵树;
香港街,美国路,比不上河南的小卖部;
玫瑰香,桂花香,不如河南的胡辣汤;
宾利车,宝马车,比不上河南的三轮车;
茅台酒,路易酒,比不上河南的宝丰酒;
葡萄干,鲍鱼干,不如河南的红薯干;
巴黎美,悉尼美,不如河南的闺女美;
天有情,地有情,河南人到哪哪都行。
我大胆地猜测,编这个段子的是善意的,想靠它支撑起河南人的自信。但作为一个河南人,看完之后除了忍俊不禁笑了两笑之外,我却一点自信都没有找到。我觉得比起自卑,这种盲目地,毫无理性的自信更加可怕。通篇短信读完,有何逻辑性可言,完全是没有道理的武断,让人感觉面对的是一个毫无道理可讲的“野蛮”人。这种无逻辑、无理性跟前几年妖魔化河南人的论调具有同质性。对那种妖魔化的言论,我当时就觉得无话可讲,不是讲不过,而是觉得跟一个不讲道理的人根本就是白费口舌。中国人大部分都具有“欺人贫,嫉人富”的劣根性,在我们老家农村,这一点表现得尤其明显。穷人还有嘲笑别人的资本吗?当然有,因为还有比你更穷的。当年津津乐道于河南人的劣根性的中国人,大都有我村人的嘴脸。据说有一个段子,很能说明这个心态,大意是英国人看香港人是乡巴佬,香港人看广东人是乡巴佬,广东人看上海人是乡巴佬,上海人看北京人是乡巴佬,北京人看全中国人都是乡巴佬。嘲笑人的往往也正在被嘲笑,如果不想被人嘲笑,唯一的办法就是也不要嘲笑别人。而且,最没有逻辑性的就是,泱泱一个一亿多人的大省,就因为几件事几个人就可以被人随意贴上标签,一棒子全部打死吗?这简直是最无理性可言的判断了。可惜许多拥有高学历的人也相信了这种判断,对河南人肆意地侮辱,导致了笔者我,也亲身经历了一些让人愤怒的事。
有问题自然要反省,但是且不可因为被骂就也反过来骂人,你说我脸上有灰,我说你的脸就是锅盔,这毫无道理,也完全没有必要。而因为别人骂,为了维护自己的自尊,树立自己的自信,就盲目膨胀,认为自己什么都好,这也完全是一种疯言疯语。作为一个河南人,我希望看到这个段子的河南人,看吧笑笑就删掉了事,千万不可因此就信以为真,自我膨胀,那就未免可笑了。而且,这样的自信,我认为不要也吧,还是认认真真做事,老老实实做人来得更实在一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