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到赤水河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冬日里难得的晴天,但到了晚上,就又下起了绵绵细雨。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发源于云南省镇雄县,流域在云、贵、川三省接壤地带,全长500多千米,在四川合江县流入长江。
赤水河流经赤水市,河上一座大桥连接四川和贵州两省。桥的一头是四川省合江县的九支镇,桥的另一头是贵州省的赤水市。难怪过去有这样一种说法:“过了赤水河,姑娘叫大婆,大婆叫老奶,赶场叫赶街。”一河相隔,各有不同的方言和生活习俗。
赤水河在秦汉时,称鳛水。后汉至两晋时称“大涉水、安乐水”
唐天宝十年(715年)称赤虺河,赤者“流卷泥沙,承色浑赤”,虺,毒蛇的意思。赤虺河的全意是:浑赤的河水处处有毒蛇出没。据说,在一年中,约有八个月的时间,河水是赤红色的。后来,明洪武年,在现在的四川叙永县设置了赤水卫,改称赤虺河为赤水河。
也许是冬季枯水的缘故,所见到的赤水河水却是碧绿色的。“集灵泉于一身,汇秀水而东下”让人感受到赤水河的秀美。


赤水河几乎仍然处在远离尘嚣的原生态状态。两岸崇山峻岭,逶迤起伏,河上滩滩相持,河边峭壁悬崖各具峥嵘,奇峰异石,各具神态。虽然是枯水季节,但水流仍然非常湍急。

从沿河的石板古驿道下到河滩,洗去手上的浮尘,拍下留在河边的身影。


赤水河只是下游部分河段能够通航。河岸山崖下是连接川黔的石板古驿道。




流域内,森林葱郁,沟壑纵横,物种繁多。多数山民居住分散,过着自给自足的农家生活。


这里,山清水秀,生长着成片的翠竹,而且,这里还有地球上同纬度区域保护得最好的阔叶林带。最神奇的是,这里还有两亿年前恐龙时代遗留下来的桫椤群。(桫椤照片另发)


史上,赤水河是连通川、黔运输川盐的重要水路。沿赤水河畔的石板古驿道走上一程,就能看到当地山民设立的供奉神灵的地方。


在河边的崖壁上,发现民国十一年的题刻《惠及乡邻》,上面刻的内容已经很难辨认,估计是赞颂当年修筑石板驿道带给乡邻的功德。

据说,赤水河是长江上游未被开发的一级支流。目前,在整个流域未建任何水利和水电工程。

在中国的中共党史和军史上,赤水河与红军的名字是联系在一起的。中央红军在长征途中,突破乌江,进占遵义城后,处于国民党军及湘军、滇军、川军、桂军、黔军的围追堵截,中央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驰骋于川、黔、滇边界,积极寻找战机,四渡赤水,有效地调动和歼灭敌人,彻底粉碎了敌人企图围歼红军于川、黔、滇边境的狂妄计划,取得了战略转移中具有决定意义的胜利。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