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往今来,兴坪秀丽的山山水水,引得无数骚人墨客为之陶醉。著名画家徐悲鸿到兴坪写生时盛赞“阳朔美景在兴坪”。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叶剑英元帅游兴坪时曾经写下了“春风漓水客舟轻,夹岸奇峰列送迎。马跃华山人睇镜,果然佳胜在兴坪。”的诗篇。
古今闻名流传于世的“九马画山”胜迹在兴坪;
徐霞客1637年农历5月由桂林买舟下阳朔,泊舟食宿的水落村也在兴坪……;
民国时期的“非常大总统”孙中山先生1922年造访过兴坪渔村;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1998年访华时曾游漓江,中途专程去了兴坪的渔村观光并发表演说;
中国驻联合国总部大使馆悬挂着两幅巨画,一幅是“万里长城”代表中国的人文景观,另一幅就是兴坪的“黄布倒影”,代表中国自然景观。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发行的20元人民币的图案,其实景就是兴坪大河背风光;
兴坪的历史亦渊源流长,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是名副其实的古镇。
兴坪是隋唐以前古熙平县县治所在地,阳朔最早建立的圩场就是兴坪镇以西的“溪河圩”,迄今也有1740多年了。
兴坪古镇,依山傍水,为漓江风景荟萃之地。杨堤到兴坪全程13.5公里的漓江江段,素有精品画廊之称。
许多到阳朔旅游的人选择从阳朔乘车到杨堤,然后,沿江徒步到兴坪。而我们,选择了从阳朔乘车到兴坪,从兴坪乘竹筏到杨堤前,再顺江折返回兴坪。


阳朔长途汽车站离西街的街口不远,站内有直达兴坪镇的交通车,每十五分钟一班次,车资是5.5元人民币。交通十分方便。我们要赶头班车去兴坪,穿过西街时,西街好象还在熟睡中(上图)。


去兴坪的途中,在行进的汽车内拍摄了几张照片,那山上耸立着一尊象一位守望者的孤石。
兴坪位于阳朔县城东北部,距阳朔县城25公里。从阳朔发车几十分钟就到了。


我们在兴坪古镇古老的街道上流连了许久,边走边拍。
古街两旁都是些普通的老式民居,朴素中透出些许沧桑。灰灰的有点班驳的墙,没有装饰,没有炫耀。
古镇的街巷都是石板路面,零星的铺面房子只是用白石灰粉刷了一下,街边小摊上摆着的旅游工艺品也没有什么特殊的,在别的地方也能见到。与阳朔的热闹相比,古镇就显得清净平和多了。




经过这里时,在街上看到的大部分是守着这些老房子的老年人和儿童。一些木结构的房子里已经没有住户,也许是要集中修缮开发。

在老街上,已经有几家酒吧、客栈开业了。我们走进了一家比较大点的酒吧客栈歇息。一楼的大厅基本是中式的环境布置,有酒水、软饮料、茶的供应,大厅的一角还有陈列着书籍的书架,供客人歇息时浏览。楼上是客栈的房间。



一般来说,古镇老街上总会有些深巷子。这不,这条巷子被两边高高的山墙夹着,直通街区外的田园。

在一个街角的小摊墙角挂着葫芦和竹篓子。这种竹篓是专门用来捉小鱼的。在里面放点引诱鱼的食品,然后,把竹篓放到河里,鱼从竹篓的篓口钻进去吃食就钻不出来了。

兴坪古镇就坐落在漓江江畔老寨山下,走到这里已经看见老寨山了(海拔300余米)。出了这条老街就到了兴坪的渡口。
兴坪渡口修建的比较好,可以停靠几十条机动船。
从桂林到阳朔的旅游船都从渡口前的江面经过,但在这里不停靠。
我们到兴坪的主要目的,不仅是想看看这个有着千年历史的古镇,更主要的是准备租个竹筏漂漓江,领略这段漓江精华风光。

一到兴坪码头,眼前豁然开朗,呈现出一幅真实的山水画卷。漓江在这里回旋曲流,幽深澄碧,把江两岸的景色,皆泼墨于水面,仿佛出自名画家之手。

我们沿着漓江江畔大约走了一里多地,一边寻租合适的竹筏,边走边拍摄了一些兴坪漓江江段的风光图片(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