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去年秋季到云南时,在西双版纳傣族园拍摄的有游客参与的泼水表演活动的图片。
今天(08年4月11日),是傣历的新年。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的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等少数民族的人民,就要举行傣历新年泼水节的各项庆祝活动了。可以想象和感受得到,在以后的几天里——泼水节期间,整个西双版纳将沉浸在欢乐狂欢的海洋中。
泼水是傣历新年最古老、最富有情趣、最主要的一项活动。
据说,泼水节最初起源于印度,曾经是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以泼水助天降雨,祈求丰收。后来,泼水节为佛教所吸收,约在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经缅甸传入我国云南傣族地区。
水是生命之源,傣民族是一个崇拜水的民族。他们以种植水稻为主。水对农耕就更显得至关重要。泼水节就包含有祈求雨水和期盼农业丰收的意义。现在的“泼水节”已演化成群众的狂欢活动了。
橄榄坝的傣族园是集中体现傣族风情的旅游景点。它按照自然村落的形式布局,又配备各种旅游设施,自然美与艺术美浑然一体。
园区中心是为游客演示傣族泼水节的场地。东西两边各撘建有一栋傣家竹楼式造型观景台,观景台中间是一个巨大的水池,水池中心建有喷泉,池水不深。傣族园里每天下午3点定时表演有游客参与的“天天都过泼水节”活动。
各地游客和身穿鲜艳民族服装参加表演的傣族男女青年,陆续进入傣族园区的中心水池广场。
泼水活动有个开始仪式。主持人和游客代表坐在大象上,参加泼水活动的游客穿上园区专门准备的服装(天蓝色、黄色)与傣族青年一起,围着大水池,在傣族歌曲声中边走边舞。
上图身着蓝色服装的是参加泼水活动的游客。
入场仪式结束,一声令下,人们端着塑料盆,在水池中舀得水来,见面就迎头盖脸地泼下,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祝福。
泼水进入高潮时,男女青年互相追逐泼水,满瓢、满盆的水,在追逐中泼向对方。处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唱,空中水花四溅,观看的游客中爆发出一片欢声笑语和助威呐喊声。
泼水是吉祥的象征,据说有文泼和武泼之分,文泼的对象是长辈,泼水者舀一勺水,拉开对方的衣服,一边祝福,一边倒水使之沿着脊梁流下;但武泼可就没那么温良恭俭让了,人们互相追逐,迎头盖脸地猛泼。人们认为被泼的水越多,受到的祝福越大。
在傣族鼓锣助威声中,你泼我,我泼你,直泼得浑身湿透也不依不饶,真象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激战。平时彬彬有礼的傣家少女,不甘示弱的与小伙子展开对泼。
“水花放,傣家狂”,这话一点也不夸张。那些傣族姑娘,泼起水来个个身手不凡,几个小伙子被泼得真有点招架不住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