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色拉寺措钦大殿,里面暗暗的,酥油灯的火苗忽明忽暗地跳动着。我独自在光与影中穿室过堂。大概这里存在一种特殊的“场”吧,使人的内心肃穆而宁静。不知不觉,来到了楼上一个供奉着强巴佛像的佛殿。
佛像形体高大,高约六米,高度超过两层楼。身体在一层,头部在二层。我在楼上只能看到佛像的头部,佛像旁悬挂着唐卡、哈达。前面,点着长明的酥油灯。
整个造像神态安详,气度雍容华贵,雕饰精美绝伦。背光为组合圆雕的神鸟、摩羯鱼、龙女等,形象生动,雕饰精细。充分表现了强巴佛所具有的慈悲,大度等特征,体现了藏民族对佛教文化的深刻理解和造像艺术的高超技艺及独特的风格。
强巴佛是未来佛,也就是汉传佛教中的弥勒菩萨。按照佛教的说法,弥勒菩萨要在释迦牟尼寂灭后经过天上四千岁,才能成佛。天上方一日,世上已千年,不知道等到弥勒菩萨成佛时,我们这颗星球又经过了多少次沧海桑田。


佛像艺术是宗教精神寄托的具体形象的反映。我国佛像艺术的宗教性是它的最主要特征。如果完全离开这种宗教特征,不但会削弱感人的魅力,而且还将导致它的自身灭迹。印度佛像艺术的衰落,原因很多,但主要还可能是由于渐渐失去了它的宗教性。而我国佛像艺术的发展,正是长期保留了宗教特征,才代代延传到如今。
我国各民族的佛像形态,又是佛像艺术在宗教性前提下的社会性。它是与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政治、经济、民俗文化相适应的。从这一点看,佛像,既是宗教造像,又是世俗和社会的反映。
观赏佛像艺术,从中可以了解历代民族风情和社会习俗。因此,佛像艺术的社会性也是它的生命火花,在不同历史时期,迸发着灿烂的异彩。

上下两图,是供奉在强巴佛像旁的各种佛像,尊尊精美绝伦。据说,仅在色拉寺供奉的佛像就有上千尊。西藏的各个寺庙,就是一座座佛像造型艺术的殿堂。
出了佛殿,拐进了另一个殿堂。我看见有位红衣喇嘛在拨弄酥油灯,里面供奉的是灵塔。
因为在寺庙门口看到过写着“殿内禁止拍摄”的牌子。就先盖上了相机的镜头盖。进去向这位喇嘛请教一些关于佛教的问题。出乎意料的是,这位喇嘛相当和善,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解答我感兴趣的问题。并告诉我,这里供奉的灵塔,是色拉寺的高僧“仁清萨佳”的肉身灵塔,灵塔是1997年建成的。
我指指挂在胸前的相机,示意想拍摄时,他没有正面回答,继续拨弄起酥油灯。


灵塔是具有佛塔和塔葬双重性质的塔,据说,现在世界上只为藏传佛教所独有。
在藏区,佛教兴盛后,逐渐出现偶像崇拜。宣扬佛的真身、寿命无边无际,威力无限,号召人们顶礼膜拜,求得神明保佑。由此导致了从对偶像的崇拜到对佛僧的直接肉体崇拜。适应这种信徒们对“偶像崇拜”的心理要求,逐渐形成了对高僧大德涅磐肉身施行保存的制度。距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
“肉身之制”既表现了信徒的精神要求,也从客观上反映出藏族社会物质文明和科学文化已经发达到能够有效保存人体肉身的水平。
据说,肉身的制作过程,是极为复杂的。首先将遗体加以洗涤,不动一刀一剪地从特殊孔道取出体内的脏器,用含碳酸氢纳成份的沼盐,藏红花、檀香料、高级冰片、漆液等高原地带生长的,具有防腐消毒作用的植物的药水精心沐浴,擦洗。再用绸缎裹紧,吸出法体的水分,又不能损伤体肤。使处理过的肉身达到“全身犹如一人正在睡眠,随时可以唤醒,外部轮廓一如生前”的效果。
然后,进行装金修饰,把金箔一层一层地附在遗体上,使每一线条、每一折皱都复制得一如生前。制作好的涅磐活佛肉身,将置于具有特殊含意的灵塔之内。
藏传佛教涅磐活佛的肉身保存,体现着藏族人民的解剖学、生理学、化学、药物学等方面的科学技术水平,以及在雕塑和金属工艺方面高超的技艺,体现着藏族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
灵塔从下至上,由塔座、塔瓶、塔刹(塔顶部的装饰)三部分组成。整座灵塔金碧辉煌,镶嵌着各种珠宝。


上下两图,是灵塔的塔座部分,用金属制作,装饰着许多宗教题材的镀金图案。肉身就安放在灵塔的塔座里。

我走出了色拉寺的大殿。寺庙外,阳光明亮,天空碧蓝,心中倏然一片光明。佛法在哪里呢?或许就在这空明般的静穆和安详里吧。
相关内容
19、走进佛家的艺术迷宫http://blog.sina.com.cn/u/491a12bd010008tr
18、色拉寺建筑风格的魅力http://blog.sina.com.cn/u/491a12bd010008rq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