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最为神圣最为辉煌的地方,莫过于藏传佛教的寺庙。
选择游览拉萨的色拉寺,是因为被那里依山而建的寺庙建筑和喇嘛的辩经活动吸引。在色拉寺观赏了寺庙建筑后,看看时间,离这里下午3点开始的辩经活动,还有段时间,就独自走进了色拉寺的几个大殿。
迈入垂在寺庙檐下的白色幔帐。寺庙的大殿里,空气中弥漫着酥油幽香,这里不仅仅清静,不仅仅充斥着宗教的神秘,而且,与那古朴、浑厚的寺庙外观,形成鲜明的对比是,寺庙内部,金碧辉煌。满目是造型优美的佛像、情节奇特的佛教壁画、唐卡等,呈现在眼前的,仿佛就是凝固着西藏民族特殊的宗教文化的艺术殿堂。
与外面一帘之隔的殿堂外廊,雕梁画栋,多边型的廊柱(有别于汉寺庙的圆形廊柱),似乎保留着吐蕃建筑中,廊柱的遗风。几乎所有的墙面,都被精美的壁画等占据。
我独自漫步在如同迷宫的寺庙内,竟没有遇见一位能给我引路或可以求解那些精美的佛像、壁画内容的僧人。
那一幅接着一幅的壁画,大都以宗教题材为主,描绘神灵和其它一些精灵,以及宗教故事。置身其中,就如进入了神奇美妙的天宫。孤身一人面对壁画,看着画景,尽管有些内容还无法解读,但已经被意想不到的绝妙奇观所震撼。
壁画造型优美、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布局上疏密参差,以虚济实,活泼多变。
画法上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线条流畅,勾勒的线条粗细一致、刚柔相济,运笔有粗有细,顿挫变化,随画面的区别而运用,有的粗犷有力,有的圆润流畅,传神动人。
用色上突出对比,讲究色彩富丽,追求金碧辉煌的效果,并用点金和其它中和色统一画面。
所有壁画色彩都很鲜艳,色彩缤纷、片片锦绣,显示出高超的艺术水平,极富吸引力和诱惑力。

色拉寺经堂大门正面向南,正门外为10柱的前廊,柱顶雕塑彩绘金碧辉煌,廊壁绘满佛教中的神将壁画。


在这里,几乎每一个空间位置都可以发现画工的劳绩。而这种“密不透风”的创意,营造出一个辉煌的佛界氛围,以期引导信徒们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



上图壁画是佛教里名气最大的神将之一,东方持国天王,梵名“提多罗吒”,是佛教所说护世四天王之一,主守东方。
据说他能护持国土,故称作东方持国天王。
原来的时候,持国天王的形象,是身着天衣,左手伸臂,下垂持刀,右手屈臂向前,掌中托着宝珠。
后来,我国佛教寺院中的持国天王塑像或壁画,因受《封神演义》等民间神话影响,就演变成为现在这样,手持琵琶、身披中国式战甲的武将形象。从这幅壁画的形象塑造上看,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族佛教绘画艺术的影响。
下图壁画也是神将之一。北方多闻天王,
名“毗沙门”。他的形象是身穿甲胄,右手持宝伞(又称宝幡)。
“毗沙门”
梵文译音,意即
“多闻”,因此,也叫北方多闻天王。“多闻” 比喻福、德
,闻于四方。他手持宝伞,用以制服魔众,护持众生财物。





上图,也是一位神将的壁画。
这些神将壁画,向人们展示着佛门“庄严国土,利乐有情”的情怀和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慈悲心愿。

上图是色拉寺大殿里的经堂。经堂方柱林立,有长柱89根,短柱36根。众喇嘛到了特定的时间,要集中在这里举行诵经等佛事活动。我走进去时,经堂里空无一人。
走进寺庙,犹如进入迷宫。狭窄的楼梯,连接着上下楼层。即使是窄窄的楼梯通道的墙上,也画着壁画。


色拉寺是拉萨的“三大寺庙”之一。寺庙中保存着大量的经书,以及文学、历史、地理、哲学、医学、天文历算等方面的典籍。在西藏,一座寺庙就是一座藏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博物馆,体现了藏族文化的精髓。
在错钦大殿的一个经殿内,我看见一面高大的壁柜(上图),里面供奉着用黄布包裹的经书,经书有包衣、夹板、函头村签。据说,在措钦大殿内,通顶天花的壁柜里,供奉着完整无缺的《大藏经》,系明永乐八年所印。是镇寺之宝。

上图的这幅壁画,画工精美、细腻,有汉壁画的特点。但已经记不清在哪个殿堂拍摄的,暂时还解读不了这幅壁画的内容。
下图壁画,是画在僧舍的墙面上的。


我独自一人,不知不觉走进了供奉佛像的佛像殿和供奉灵塔的灵塔殿,在那里,遇见了值守的喇嘛......。(待续)
下图是寺庙内比较宽敞的楼梯,按照寺庙里的习俗左上右下。

相关内容链接:
色拉寺建筑风格的魅力—(18)http://blog.sina.com.cn/u/491a12bd010008rq
在离天最近的广场—(17下篇)http://blog.sina.com.cn/u/491a12bd010008ds
在离天最近的广场—(17上篇)tp://blog.sina.com.cn/u/491a12bd010008d9
朝圣路漫漫—(16)http://blog.sina.com.cn/u/491a12bd010008aq
走进寺庙的藏民—(15)http://blog.sina.com.cn/u/491a12bd010007ls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