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武汉一日

(2008-03-24 10:19:18)
标签:

休闲

分类: 游戏人间

 

应王才林兄邀请,上周六赴汉参加他的六十甲子庆典。这事酝酿很久,才林老早和我打过招呼,最后我是恭敬不如从命。

 

武汉一日

志在耕耘的王才林先生和他的学生们

 

                            飞来飞去

本想去武汉的话,总应该呆一、两天也会会武汉的朋友,但是杂务繁忙不得自由,好在交通方便,便决定早去晚回,做一回空中飞人。

8:10的航班,早上5点10分起床,大约5点40分出门,最近听说机场查饮料查得很厉害,过安检往往要耽搁很长时间,所以尽量早点。驾车到机场,把车停进停车场,2小时十元,还不算贵。

我是电子机票,见门就看见新鲜玩意儿。电子机票可以直接在电脑上操作,找到航班所在的航空公司,再刷一下身份证,号码会显示出来,然后让你选座位,确定之后,登机牌就吐出来了,比排队领牌要省事多了。

大概是早的缘故,机场还在苏醒过程中。过安检也没有想象中那么慢,贴身的检查比平时更仔细,把我每个角落都摸遍了。

到武汉,没让他们来接,坐机场大巴到城里,再打的去剧场。

晚上吃了庆功宴会,他们送我去机场,九点的航班准时起飞,我在机上都睡着了。第一次送机上小食,旁边的小伙子帮我把小桌板放下来,把我经醒,他连连道歉。时 是到站了,我还睡着呢,小伙子把我叫醒。

出机场,上车,付停车费60元,比我自己打车来去机场便宜多了。回到家11点了。

 

                            才人王才林

王才林组织的这场演出叫做“弘扬国粹,志在耕耘”。

我与王才林认识是在武夷山的一次票友节上,那次也是恰巧看到他在“耕耘”——给什么人在说戏,教《武家坡》的下场,印象最深的是他的那一双内八字的脚。虽然是指点别人,但是他身上还是看得出很自然、顺溜,从此认识结交。

他来过杭州两次,都去了茶座,而且每次都是先青衣,后老生。我很奇怪,我自己只有小嗓,大嗓根本不能用,没调门,这样变来变去更没辙,而其他人却能变换自如。

王才林也真是勤奋耕耘的,在武汉,他在好几个地方教学,既有年纪大的班,也有大学的年轻人的班,在这次演唱会上,还有他才教了四、五节课的老大姐们的演唱,下面有人说,看起来王才林教戏还是有一套的,四、五节课能唱那么好!

他与张克关系很好,张克在天津办一戏校,他是内务部长,在天津呆了一、两年,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没有继续做下去,听说那戏校还在开着的。

我这回是空着手去的,本来叶老师托铁夫写了一幅字,让我带去的,我给忘记了,写的是“铁嗓刚喉”什么。

 

                                演出盛况

演出在汉口人民剧院举行,这个地方是汉口很有名的剧院,当年梅兰芳大师在武汉演出就是在这个剧场。剧场800多座位,两层,观众席比较浅,比较适合观看舞台演出,而舞台却很深,舞台布景多的大制作戏演起来也没有问题。看外面的水牌子,知道武汉京剧院还是每周在这里演出的,所以后台也是井井有条。化妆在后台也有两层,旦角都在楼上。

我和武汉电台的女主持临时搭档,开场前我们对了一下开场白,就台上见了。

演出上座情况很好,据说比剧院演出上座还要好,楼下基本满了,楼上也坐了不少,这还是次要的,主要是气氛很好。第二个节目是十个大学生唱的流水,他们唱完之后,我测试了一下,故意问台下:他们唱得好不好?结果台下的辉映出乎我意料的强烈:好!我说:让他们再来一个要不要啊?台下轰然一声:要!我说那就下次吧!我感觉到了京剧在武汉的舞台上还是很有人缘的,同时也让我找到了感觉,整个过程主持起来得心应手,很松弛。

武汉的几位票友表现不俗,外地特请的几位也都够水平。河南的一位大姐唱《春闺梦》西皮,唱腔、身段都不错,也是和平杯的十大名票。天津一位唱《七星灯》,那份激越恐怕比辛宝达还要强点。才林的《太真外传》“七夕”沉着老练是不必说的,后面加唱《白毛女》、《让徐州》都是老生了。大轴是群星荟萃的《大登殿》,张克的平贵,刘薇的宝钏,唐禾香的代战,班底是武汉京剧院的。才林和我讲,张克此来路费都是他自己出的,还说,钱不够他再拿点,足见和才林不是一般的友谊,演员当中有这样的义气也算是真朋友了。张克也是大角的份儿,前面还有两个节目才开始扮戏,居然也是款款式式。正场戏从头到尾不冒不泄,恰倒好处。南北那么些老生,数他工稳。既不死抱杨派,却也不越规矩,一派大家风范。刘薇是武汉京剧院院长,现在称“黄派青衣”。她的“二六”是不一样,比一般的多两句,在“根源”的“根”上还有一个“十八湾”的腔,从来没听见过。刘院长扮相绝代佳人,嘴里尖团不分。后面加唱《春秋配》,和黄派也是大相径庭,不知道她的“黄派”是从哪里说起。在前辈面前,唐禾香就是小姑娘了,蹲安是学过的,规规矩矩一丝不苟,京白差点儿。感觉的出,台下的观众还是满意的,演出完又要求加唱,几位角都唱了,喜欢的还上台和艺术家合影,尽欢而散。

 

武汉一日

王才林《太真外传》

 

武汉一日

张克《大登殿》

 

武汉一日

刘薇《大登殿》

 

武汉一日

唐禾香《大登殿》

 

                             小乖乖风光

我没想到我当年一段“合钵”到现在还有影响。

王才林给我介绍给张克时,张克突然蹦出“小乖乖”,说:哎呀,真是唱太好了,我给了最高的分,就我们握手的十几秒中里,就听他说怎么好了,我估计旁边的人都傻了。

在我们主持的开场白自我介绍时,我说:我是来自杭州的主持人,台下还有掌声呢,节目开始就上来一位大姐,拿了一张字条,上面写,请主持人唱小乖乖!又是一通跟我说喜欢死了你唱的“小乖乖”,今天难得来武汉,一定要唱。我说今天是我来主持的,没有安排唱的,大姐急了,连忙问要找谁说去,令我深受感动。才林上午就和我抱歉,说这次没安排我唱,我说无所谓的,看起来我的粉丝来提要求,不安排我也挡不住啊!我于是给自己安排了一段《白门楼》的“二六”,因为没对过琴,琴师也是仓促上手,除了前三个字有,其他几乎都没有。好在这段也比较简单,怎么也应付过来了,“好”也有了,还要求返场呢,大大风光了一把。

演出结束后,刚才一帮大学生把我围上了,称我是“活吕布”,要求合影,先是集体照,然后一个个单独照,我的人缘也不错。

庆功宴上,几位没上台的武汉票友大姐一定要我唱“小乖乖”,有不知底细的也想听听到底什么唱会让他们那么有记忆,所以一致强烈要求,我百般推却就是不依。他们特地把琴师去叫来,准备好了让我唱。喜欢戏的人不会不喜欢唱的,有机会唱是再好不过的事了,可对我来说有点难处,“小乖乖”这东西不太好办,别人觉得就是一唱,而这段东西,不仔细说过是唱不了的。而这一层意思怎么能解释得清楚呢?正在为难之时,外间有人告辞,大家起身相送,我正好以赶飞机为由,也退席告辞,相约下次来武汉好好唱。

 

武汉一日

与河南郑州名票吴高玲大姐

 

武汉一日

 “活吕布”与大学生们

 

 

                                  节目单

1、京剧合唱《红梅赞》、《咏梅》

2、行云流水《女起解》、《三家店》、《智斗》

3、《黛诺》雷红英

4、《打龙袍》陶丽娜

5、《红娘》周玲

6、《七星灯》冷永和

7、《卖水》王君

8、《碰碑》衡洪兴

9、《春闺梦》吴高玲、贾兴元

10、            单弦拉戏  李进

11、            《太真外传》王才林

12、            《大登殿》张克、刘薇、唐禾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