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休假日记(一)

(2007-08-24 14:23:38)
标签:

艺术赏析

分类: 青衣道场
 

2007.8.17晴

我的十天年休假应从20号周一开始算起,但是今天我就得动身去北京参加米姨的85寿辰庆祝堂会,所以今天开始就算是我的假期了。

同事送我去机场,排队换登机牌时才发现手机没拿,赶紧在机场的电话亭买卡打电话,让同事再给我送过来。亏得单位离机场大约半小时的路程,在最后时刻送到,我飞进去插队过安检。安检员似乎说了一句“关了”,还是什么话,我拎起包就往前冲,冲到跟前才发现排队的人还一长溜呢。

两个小时到北京,到城里头又一个小时。去蓝子家旁边的电子部招待所见了蓝子、秋思和云飞,拉上阿香去我预订的海格国际饭店。海格在宣武门附近,离湖广和我们演出的地方都比较近。

 

 

2007.8.18晴

阿香有一朋友芥子从石家庄来,早上等了半天,结果说他径自去湖广了。

我给游叶发个信息,没想到他和尾巴早到了湖广,我说先给我报个戏吧,准备露下我的小生。

我们打听了一下,说是从海格去湖广会馆走过去也就20分钟。可我们不认路,还是打车去的,似乎比我们想象的更近。

进去见过李世英、孙培鸿老师,又见过其他诸位面熟的老师,孙老师说马上就是你了,“你又唱小生,你太震了”。游叶他们都不唱,都腾给我唱了。在后台看见安云武先生,他曾经来过茶座,我们交谈了几句,谈到他的学生颇多感慨,说:我现在不管他的事了。今天我的戏码比较奇怪,放在一位专业老旦和安云武先生之间。我的《辕门射戟》一般是要多唱两段快板的,但是想想湖广唱的人那么多,我就识相点吧,唱到“二六”完就结束了。可是没想到孙培鸿老师上来拉着我说李老师说了,阳刚的唱了,再来段阴柔的,要我再来段《红娘》。于是又换琴师上来,唱“反汉调”。因为是李老师点的,正好是我准备这次在堂会上唱的,于是乎就比较顺当。这段东西也没有什么叫好的节骨眼儿,直到唱完最后一个音,给了我一个兜底的可堂好。我下来孙培鸿老师说:小生好,相比之下,荀派更好!

下来看戏,又见青岛赵炜,他也是特为来北京凑热闹的。

下午是米姨85寿辰堂会。

去北京见的都是熟人,偶尔有个把初次见的也是网上聊得很熟的只差一面的人,吴巍就是。他和小香热情问候,我在一旁不知趣地说:你不认识我吧?他翻了我一眼面无表情地说:是不认识!我报上姓名,他跳起来叫:大哥!这位老兄研究昆曲非常精深,一般的曲家经不过他的挑剔。这次是他主动来当摄影师,我对他的要求是能把我拍漂亮了才算成功。我回杭州后接到他的短信:照片已经上网,谁说我拍的钟强丑,我跟他急!

因为夏迎宾来不了,孙耀明的《凤还巢》缺个大小姐就由张继安大哥承乏,所以把开始致辞的工作就落我头上。好在词是现成的,我就上台照本宣科。

米姨是我尊敬的老人,最主要的是她很随意,不来和你们晚辈讲什么客套,也不需要你们特别的照应,85岁的老人开明健康确实值得祝贺。我们这一群喜欢京剧的人聚在一起是为一位与我们一样的京剧爱好者唱一场戏,这一个意义至少是很高尚的。在这里京剧回归了它的本原——自娱娱人,其中没有功利、没有政治、没有教化等等的附加涵义,很纯粹!如果其中有组织的不足,有演出的不足,我以为一切都可以谅解,因为参与的涵义远远高于其他。

我本拟演《杜十娘》一折,后考虑再三还是清唱了,以两段《红娘》完成任务。

节目结束在清真馆子摆下五桌宴席,席间的戏比下午台上的戏也有更为精彩处,孙耀明与尾巴大唱越剧、黄梅戏,我们集体伴奏,尽欢而散。

我与张一帆博士、赵炜一起去温如华老师家看他新录制的“名段欣赏”,这次新录的片段包括《状元媒》、《蝴蝶杯》、《谢瑶环》、《柳荫记》、《桃花扇》等我发现温老师扮相、嗓子都不让青年,同时他对服装设计也很有研究,人物造型大气脱俗。温老师如今已经退休,但是我觉得他倒不如通过这样一种独特的形式可以继续他的艺术生命。他的舞台工力和火候,现在的青年演员是很难达到的,而他还有那么好的扮相和嗓音,完全可以达到一个前人没能达到的境界。

晚上约刘铮来宾馆聊天。我们QQ上经常交流,但是面对面倒还是第一次。他如今是国家剧团的专业演员,在有了名分的同时也有很多难与人言之处,不过我感觉他还是很豁达,没有急功近利的想法,也算不容易了。我认识刘铮时他24岁,真是光阴似箭啊!

 

2007.8.19晴

醒来已经11点,蓝子给我5个电话,杨永树先生给我2个电话。赶紧回电话,告诉我吃饭的地方。下楼退房打的。

吃了饭和刘铮、游叶、尾巴去中国戏曲学院的书店,然后又去鑫融剧场旁边的梨园书店,买了一本南奇写他父亲南铁生的书和一本黄桂秋的纪念册,另外买了两盘张君秋、杨宝森在香港演出实况的盗版碟。

我是晚上十点的飞机,与米姨告别,相约去沈阳看她。

一路回来都看那本叫做《诗非梦——一代艺人南铁生》,实在不太看得明白,写作者不知道要表达什么。

半夜到萧山机场,先坐大巴到火车站,然后再打车到我单位,开车回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舞林门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