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娘

(2007-05-02 08:06:39)
分类: 我的车
 

都说《红娘》是歇工戏,怎么看得我那么累?合着演的人歇工,都让咱们看的人受累了?

都说《红娘》是荀派戏,怎么一点儿荀派的影子都没有啊?

压台的孙毓敏、宋长荣两位就不必说了,他们只是意思一下。两位当年演红娘也都不下数百场,特别是长荣先生,号称“活红娘”,一出《红娘》打遍天下无敌手。但是岁月无情啊,今天再看,怎么看都不是婀娜水灵的红娘。我一直觉得老艺术家登台是亮“功夫”,象赵荣琛、陈永玲晚年登台形象也不是太好看,可是愿意看,因为他们身上有“玩意儿”。而象《红娘》这样的“歇工戏”的“玩意儿”无非就是“秀”几步“圆场”,“抡”几下“水袖”(荀先生和其他大家的《红娘》看得比较少,不知道还有啥绝的!),如果唱两句也不受听,念几句再不是味儿的话,您说这戏有什么好看的?

荀先生的唱,虽然受制于嗓音,但是节奏感很好,声音的人物塑造还是非常成功的,绝不“白唱”;念白更不用说了,“风搅雪”的“京韵白”为荀门绝艺。再看看那几位从常秋月、唐禾香到什么龚苏萍,不说他们满嘴跑野马,至少也都是缺少规整,从念字到节奏没有个规矩尺寸。尖团不分、上不上口不知道那是比比皆是,特别让我奇怪的是该上口的不上口,不该上口的拼命上口,这是什么道理?第一个常秋月已经过火,等唐一出来,还要过,几个红娘里头,还算是刘长瑜的徒弟稳重点。《红娘》这戏说是歇工也不好演,相府的丫鬟啊,现在的演员都不知道琢磨琢磨到底该是个怎么样的举止?

《红娘》这出戏里头写得最好的是崔莺莺的几句摇板,很有意境,但是别的词也不能随便改啊。那位叫“续”什么的“红娘”把“我见犹怜”改成“我还犹怜”之类,哎呀,没有文化就不要去改前辈的东西。

宋小川的张君瑞倒也是恰如其分。我发现小川不唱《小宴》之类的戏,就越来越儒雅了,只是那付失魂落魄的相还稍嫌不足。看到宋小川,我突然想起越剧《西厢记》里徐玉兰的那一句“搬到庙堂,住在西厢”。多少年没有听过越剧,但是那一句真是令我永远回味,可是现在的好东西怎么就那么少呢?

唯一让我觉得有创意的是常秋月的服装,里面是一件带领子的上衣,外面罩云肩,显得很秀气,比里面用护领漂亮多了,扮相也是常秋月最干净,看着还挺利落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