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4月14日京剧茶座十周年演唱会第四场

(2007-04-14 23:38:49)

节目单

张德龙:盗马

高峥嵘:春闺梦

吕珍萍:岳母刺字

吴建龙:探皇陵(安徽蚌埠)

刘蔷龄:罢宴

张志芬:罗成叫关

马锡涛:沙家浜

董金花:锁麟囊

王秋月:杨门女将

闻君:探阴山

章慧英:钓金龟

陈瑞云:小花脸念白(浙江京剧团青年演员)

潘文德:四郎探母  巡营

陈吉富:二进宫(贵州遵义)

马连昆:八珍汤

姜健卫:挂帅

周琪、瞿丽英:打龙袍

张鸿坤:刀劈三关(鸿声社科班弟子,叶鸣兰老师师兄,80高龄)

陈健民:目莲救母

贾乐平:小花脸数板(著名丑角)

何德华:智取威虎山  朔风吹(北京)

叶鸣兰、吴海峰:群英会(由91岁高龄著名鼓师梁少垣先生司鼓)

洪云艳:彩楼配(引子)

魏克玉:钓金龟(引子)

 

4月14日京剧茶座十周年演唱会第四场

张志芬女士《叫关》

 

4月14日京剧茶座十周年演唱会第四场

魏克玉女士《钓金龟》

 

4月14日京剧茶座十周年演唱会第四场

闻君先生《探阴山》

 

4月14日京剧茶座十周年演唱会第四场

陈瑞云先生“念白”

 

这张节目单应是不多见的。京剧茶座近年来是旦角的天下,而今天的“小生、花脸、老旦、丑角专场”带来一股阳刚之气,全场只唱了三位旦角,老旦众多,实在是难得。

最有回味的当属叶鸣兰老师和吴海峰先生合作之群英会。叶老师斫轮老手自不必说,吴海峰也当场不让步,念白端正硬朗、虬劲厚重,非侪辈所能及之。两位虽是临时凑对,不仅盖口严谨,身段神气俱有可观,足令专场生辉。91岁的梁少垣先生今天亲自坐九龙口打得严严实实。老先生平时扶杖而行,可是拿起鼓楗子,依然是滴水不漏。洪老师轻易也是不开口的了,今天兴致甚好,被我这学生架上来,念了两句《彩楼配》的“引子”。这是她学戏时打基础的骨子老戏,可是如今都见不着了,难怪她请大家猜猜,她念的是什么戏,还真没人知道。

4月14日京剧茶座十周年演唱会第四场

神情兼备的《群英会》

 

4月14日京剧茶座十周年演唱会第四场

白发苍苍的“王宝钏”

 

4月14日京剧茶座十周年演唱会第四场

92岁梁少垣先生——三军司命

 

4月14日京剧茶座十周年演唱会第四场

张鸿坤先生《刀劈三关》

 

张鸿坤老先生整八十,是“鸿声社”的坐科弟子,与叶鸣兰老师又是“鸣声社”科班的师兄弟。老先生坐在那目光朦胧,似睁似闭的,上得台去,一开口“刀劈三关威名大”真是“震”啊,震人的是那一种古朴。现在的老生就好比一个精致的花瓶,而老先生也是一只花瓶,但是这只花瓶却是一件价值连城的文物。

专门从海宁和温州苍南赶来的潘文德先生陈健民小姐都是茶座的好朋友,只要我们有活动邀请他们,他们总是不辞千里而来,其情甚为感人。今天还有安徽、北京、遵义的朋友远道而来。这次我只打电话给温州的陈健民小姐、奉化的贾怀素先生这两位老旦,因为他们在茶座演唱给大家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遗憾的是贾怀素因为票房为他排戏而不能分身前来,茶座著名的老旦潘谷萍因为比较忙也没有邀请,但是老旦还是特别的多,几乎把老旦的剧目都要唱完了。好几位老旦我还是第一次见面,我就纳闷他们以前怎么都没来茶座?看起来这样的专题活动还要搞,还要宣传。

魏克玉老师代表省京昆联谊会送来一笔慰问金,并热情洋溢地讲了一番话。

浙江京剧团的陈瑞云和我们都很熟,小伙子很热心。五年前我唱《杜十娘》曾经跟他练一个“抢背”,所以我今天称他是“老师”。他今天来茶座还是第一次,放出豪言:但凡票友演出需要他帮忙的,他义不容辞!还真不含糊。

今天不但唱的质量高,文武场面也都十分卖力,也博得了不少的彩声。

下一周我在与京剧团接洽,看看能否安排几位青年演员与我们联欢一次,如果能成,又是一台好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