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随想随说 |
女儿9岁,刚转了学。她对转学不太满意,但是没有吵闹地接受了。
第一天上学,老师要她自我介绍一下,她说:大家好,我叫钟心如,我刚转学过来,我喜欢画画、跳舞,我会弹琴、溜冰,希望大家喜欢我!赢得同学们热烈的掌声,她回来说起此事也很得意,先说个她妈妈听,然后又怂恿她妈妈再跟我说一次。女儿的班主任为此给我们打电话,说了她对这个先转来的孩子的欣赏,说得我们都很高兴。老师一心要抬举她,第二天就叫女儿和其他四个同学去参加校合唱队的选拔,音乐老师让每个孩子听她敲琴键,然后把这个音唱出来,结果只有她过关了,这又使他得意万状。其实女儿学琴耳朵是不错的,琴键上敲出的饮她都能准确说出音符,但是她唱音并不很好。露了两手之后,班主任又给她加码,要她参加学校少先队大队长的选举演讲。
女儿在原来的学校一直是个中游水平,学习不错,但是个性疏狂,不愿意按规矩办事,因此总差那么一口气。她很想得个“三好学生”,但是每次都只能得“文艺之星”之类的称号。越是够不着,她越是想的到,也越是装出不在乎的样子。
我们都很高兴女儿的精神面貌能在转学之后有个改变,好象她马上就脱颖而出了。没想到昨天老师给我们打电话让我们吃惊不小,说是女儿已经好几天没交作业,问她为什么不交,她还满不在乎的样子;竞选大队长的申请也写得不好。平时在班里不怎么和同学玩,很孤僻的样子。我们突然感觉到我们太乐观了,女儿有心事。
晚上回家边吃饭,我们边说些无关紧要的话,然后把话题引到学校的问题上,女儿很强烈地说她不喜欢现在的学校,她很想念她的老同学,然后说现在的同学她一个也不喜欢,说着就哭起来,边苦边说:我想回原来的学校。我明白这是她那么久压抑自己的一种宣泄。女儿正处于转学带来的心理和环境的适应期当中,尽管她自己表面上装出很自信的样子,但是内心她很孤独,既想和同学去交流,又怕同学讨厌她。老师一重视她,她又没有群众基础,使她处于焦虑的状态,这样便格外怀念原来的生活。我们给她讲了怎么样和同学交朋友的办法,鼓励她主动去完成看起来很难的事情,给她出主意先和老师去交流,逐渐和集体来融合。其实女儿的适应性还是很强的,只是一下子转变,她还没有过磨合期,既需要时间,也需要指导。
小孩子换了环境其实也是有很大压力的,只是她没有意识表达出来,主要靠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来完成转换,我们过早乐观估计她面临的问题是我们的失误,这时候女儿非常需要我们给予她一些铺垫和指导。养孩子我们都没有经验,教育更是家庭重大问题,小孩子的内心世界很丰富,特别是处在转折时期的孩子更需要特别的关注,女儿的这次变化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说出来也许给别的家长有借鉴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