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凉寺里觅少林

(2013-06-02 16:25:17)
标签:

杂谈

    一个月内五访清凉寺,为的是弄清楚少林寺民国时期的传承。
    今年清凉寺虽然被评为全国文物保护单位,但是由于在军事禁区内,去一趟并不容易。了解清凉寺,市面上没有公开的文本资料可以参考,寺内的碑刻风化严重,研究很难取得进展。清末到民国期间,清凉寺是少林寺的主脉不容置疑,但是我觉得还是需要碑刻文献,进一步把民国期间的少林寺历史挖掘清楚。
    昨天,邀请登封文物局的专家王雪宝老先生一同前往清凉寺,终于看到了清凉寺申请全国文物保护单位的一份公文。王雪宝先生也向我详细介绍了清凉寺的沿革。
   按照碑文记载,清凉寺创建于秦晋(当时应该不是寺院),兴盛于隋唐至宋末,衰败于明清。清凉寺地处少室山清凉峰下,至少从金代开始就被称为清凉禅寺。寺内的大雄宝殿完整的保留了金代的建筑风格,殿内的金代壁画为河南省之最。寺内有金代、清代石碑五通。
   问及少林寺与清凉寺的关系,王雪宝老人就说不上来了。
   看到王雪宝老人编著的《嵩山是林寺石刻艺术大全》发现早在金代,少林寺、普照寺都曾是清凉寺相禅师的驻锡之地。而温玉成《少林访古》《少林史话》中说得更明白,相禅师即清凉弘相禅师,曾经拜师郑州普照寺住持教亨禅师,在住持普照寺之前,教亨当过少林寺方丈。清凉弘相禅师1210年到1215年住持少林寺,后来去山东沂州普照寺当住持.随后来到清凉寺当住持、 1224年圆寂。在清凉寺收徒十七人。
   今天,又专程拜访了郝释斋老人,找到了清凉寺开山祖师(少林清凉庵一脉)的延乐墓,可惜没有找到墓碑。
   根据老人口述,延乐来自少林寺清凉庵。清末的清凉寺空无一人,荒废已久。延乐来到这里,从三块石头支起一口铁锅开始,焚香诵经、收徒创业。到了民国初年,清凉寺已经500亩土地,在整个民国时期,除了延乐之外,徒弟中的恒林、恒山、恒川,徒孙中的妙兴、妙聚、妙全、妙正以及再下辈的体信、体忠、常秀都是功夫大师。民国初年恒林和妙兴还先后回到少林寺常住院,当了少林寺的住持兼登封县僧会司僧会。师父圆寂的时候,恒林正是少林寺的大禅师和大当家。也正因为如此,延乐的葬礼异常隆重。由于参加丧葬的人太多,吃饭的时候,少林寺派来了30位武僧端托盘,他们个个身手敏捷,端着托盘在人群中穿梭,遇到客人从板凳上起身避让,他们端着满满的一托盘四盘热菜从板凳上飞跃,不撒不漏,人称少林旋风。
   这样带有传奇色彩的说法,我是第二次听说。上一次口述的是少林还俗僧行书的儿子刁山多。不过刁山多说成是恒林圆寂时候的事。
   《新编少林寺志》中说过,清凉寺八世同堂。如果从延乐的延字辈算起,到常秀的常字辈,清凉寺是五世同堂。但是登封县解放的时候,行敏从清凉寺回到少林寺常住院。换句话说,延乐虽然是清凉寺(少林清凉庵一脉)的开山祖师,但是清凉寺兴盛之后,与延乐同属清凉庵的僧人行敏等人也来到了清凉寺。从行字辈到常字辈,清凉寺的少林僧人达到了8辈同堂。
    1912年清凉寺和尚恒林出任登封县僧会司僧会开始到1927年清凉寺和尚妙兴圆寂,清凉寺的两位和尚担任少林寺住持长达15年。我们不妨猜测,少林寺的丰厚的文化也深深地影响到了清凉寺,,浩瀚的藏经、被视为秘籍的古籍和拳谱也会在清凉寺传阅。也就是说,清凉寺人才济济,在1928年少林火灾之后,成了少林寺的人才储备库,因为这里走出了两位少林寺住持。
    极盛之后是极衰。解放后,清凉寺被军方征用,解放军的营房直接扎在清凉寺内。如今,清凉寺门外200米处仍有军人站岗,普通游客很难一睹这座传奇寺院的风采。
    没有民国以来的碑刻和文字记载,唯一活到公元2000年后的的清凉寺和尚常秀已经作古,要想把民国期间的清凉寺弄清楚,已经很难。近日,我计划前往开封,拜访石喜文,也许能够找到更多的线索。
 
http://s16/mw690/4919419atde15f31256df&690
http://s12/mw690/4919419atde28b1f68d3b&690


http://s14/mw690/4919419atde15f4db4b2d&690

清凉寺金代壁画是河南现存最早的壁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