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凯歌:有些自恋,有点脆弱

(2008-11-26 08:25:15)
标签:

杂谈

社会评论系列

陈凯歌:有些自恋,有点脆弱

 

 

 

 

 

 

也许,陈凯歌的一生,还从来没有像此时此刻这么紧张过,因为再过几天他的“翻身之作”《梅兰芳》就要和广大观众见面了。

 

从决定筹拍《梅兰芳》的那一刻起,陈凯歌就把自己置身于悬崖峭壁之上,这首先是因为《霸王别姬》之后陈凯歌就再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作品;其次当然是《无极》引发了一场“血案”。第三个原因是陈自己加上去的,如果这个《霸王别姬第二》你都拍砸了,那……

 

《梅兰芳》是一个仓促的决策,当时陈凯歌正陷于一望无极的馒头的汪洋大海中无法自拔,但也正是因为仓促,反倒更能看出一个人的本性。回顾陈凯歌的成长历程,他彻头彻尾是少年得志、一炮走红。32岁(考虑到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这个年龄并不大)拍第一部电影《黄土地》,被评为以突破性的语言,对中国电影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并为第五代导演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之后是《大阅兵》、《孩子王》……,直到《霸王别姬》登峰造极,他的电影之路似乎太顺利了。

 

少年得志的人多少都有些自恋。遭遇挫折之后试图通过重复过去的辉煌来证明自己就是这种心理的体现。另一个少年得了志的姜文在遭禁7年之久后复出竟然也是拍一部从题材到片名都和《阳光灿烂的日子》十分类似的《太阳照常升起》。

 

这让我十分惊讶,要知道《霸王别姬》和《阳光灿烂的日子》是十四、五年前的电影。换一个夸张的表达方式,那都是上个世纪的事了。姜文以为十多年后的欧洲依然对文革有兴趣,所以嘎纳失利后再转战威尼斯,最终落得个空手而归。

 

陈凯歌在这个问题上要清醒一些,他完全放弃了去欧洲忽悠大奖的努力,因为事实太明显了!无论如何,《梅兰芳》在艺术成就上不可能超越《霸王别姬》。那么,票房呢?也许姜文的结局仍然具有可比性——6000万的投资票房最终不足2000万。

 

少年得志的人也容易脆弱。《无极》之后,陈凯歌再也不让人称他为“国际电影大师”;相反他竟然说自己其实是一个很笨的人。谈到《梅兰芳》,他十分谨慎,总是说等到看了电影再说。最大的变化是他改变了对记者的态度,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中影集团董事长韩三平介绍说,《梅兰芳》曾经也考虑过请张艺谋拍摄。这显然是不了解已经一骑绝尘而去的张艺谋,今天的张导是绝对不会考虑《梅兰芳》了。

 

一个广为流传的、未经证实的段子说,有一天陈凯歌随手拿了一张报纸上厕所,报纸报道了《红高粱》获国际大奖的消息。一个小时陈才从厕所里出来,只说了一句话:丫是我一摄影。从此之后,陈凯歌就一直生活在张艺谋的巨大阴影之下。

 

听说陈凯歌现在连冯小刚都怕,为了避免和冯小刚的正面竞争而把《梅兰芳》的公影时间提前到125日。对比陈、冯两人今天的境遇,“成名要早”这句名言也许不该如此受追捧。无论是天赋、条件都无法和陈凯歌相提并论的冯小刚在经历了众多挫折和不顺之后正稳步向前。也许有一天他们的比较案例会出现在“成功心理学”的教材里。

 

我想陈凯歌心里一定十分清楚,此时正有无数的人在等着看他的笑话。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祈求梅兰芳大师的在天之灵能够把那些8090后的后生们赶进电影院的大门。

 

相关文章:

 

1. 张艺谋的下一部电影拍什么?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87b2001000aef.html 

 

2. 姜文:缺少的也许是国际视野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87b2001000a7h.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