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90%妈妈都会犯的错!读完不再迷信书本!

(2017-06-02 16:04:35)
    “读别人书众人惜,赌自己钱众人厌。”

    这是著名的潮汕俗语。说读书好,爱读书的人别人都会喜欢他,而拿自己的钱去赌的人,虽然不影响到别人,但是周围的人都会对他加以蔑视厌恶。
90%妈妈都会犯的错!读完不再迷信书本!

    在我看来,读书固然好,但边读书边玩的,更好。而不读书只顾玩的,嘿嘿,也不见得不好。

    在网上泡了这么些年,发现妈妈们太把读书当回事了,把书当宝的更不在少数,以为家中堆上这么些书,有备无患,想用就用,不用,也总有一天会用到,更深一层,她们有种依赖的心理,以为家里有书了,其他妈妈的家里也有书,这样孩子总会在书香中进步的,自己也不必太花费力气去教育,当然,讲讲故事是必须的——大家不都这么做的吗?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呀。

    我发现我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员。我也把书当成保险带,以为加上这一层,我可以省下不少力气,让孩子投进去书里,自己去学着些——读书的人,总比没有读书的好吧?呵呵。

    其实我真是过分地夸大了读书的含义。

    书,总得慢慢阅读才能读出味道,书,也得投入进去才能得到领悟。

    或者书是一种不错的育儿教材,但是书并不是最佳也最方便的办法。最好的,就是父母适时地引导,让孩子动静结合,在现实生活中跌跌撞撞自己领悟出宝贵的实战经验。

    孩子要让她玩,在玩中摸索,实践,感受。比如孩子有段时间喜欢撕纸,她撕完了就知道撕纸的滋味,读千本书,能听得见纸张破裂的声音吗?能知晓怎么把纸撕烂吗?为什么高中生连煮鸡蛋也不会,因为他从没煮过呀。

    而我们让孩子读书不就是为了让其学习吗?如果在玩中可以更好地学习,为什么一定要拘泥于读书这种方式呢?在实践中学习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之所以看到某些情节会感动,全因为我们有过类似的经历,那种经历会引起我们的共鸣。看《狮子王》,十六岁的少女憧憬爱情,她看到一个惊心动魄的爱情故事,六岁的孩子看爱情电影,她关注的大约只是两头小狮子的历险经验,以及父子的深厚感情。

    读一万次的《我的感觉系列》,也比不起与同伴起一次争执并正确处理中得到的教训深刻。

    看一万次的《我的爷爷是幽灵》,如果小泥生活中没有爷爷,她更不可能引起这么深的共鸣。

    经验,以及正确的直觉,从来都是现实中得到的。孩子会知道针刺到会痛,太阳早升晚落。

    感情,更是现实生活中慢慢积累出来的正确反应。孩子会知道家人爱她,她做错事别人会伤心。

    让孩子困在一个封闭的空间,光让她读书,她懂得什么呢?“读别人书众人惜,赌自己钱众人厌。”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千万别尽顾着让孩子看书,我们,也要让孩子去尽情地接触大自然,接触外界人情世故。

    书中自有黄金屋,但是大千世界里,走出黄金屋,还可以找到钻石屋翡翠屋,或者,世外桃源。就看你怎么引导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