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很有优越感与自信,虽然家长全是农村出身,却给她营造一种平等公正的生活氛围,加上弟弟学习成绩不佳,大人经常数落的话里就有:“怎么不像姐姐?下课先把作业完成了再电视好不好!”弟弟性格极好,听了就嘻嘻笑,弟弟鲜少哭,如果哭,就说明心里一定很委屈。
姐姐经常告状:“弟弟真小气,在我们家巧克力吃个够,我到他家吃个巧克力他就不肯!”姐姐是我家的姐姐,弟弟是小叔叔家的弟弟。我们各自生一胎,一起生活就是二胎。
姐姐言过其实了。
弟弟其实讲究公平,你吃一颗我吃一颗,我不吃你也不准吃。姐姐行为散漫,她想吃就吃,根本不记得自己吃了多少,有时为了显示她的优越感,也会欺负一下弟弟,让弟弟吃得比她少。每当弟弟吃得少或甘心受她欺负了,她就很疼惜他,以一种保护者出现。这时爸爸要是吼一下弟弟,姐姐都要出来申张正义的。
过节之前弟弟收到红包四百,姐姐收到六百,两个人躲在房间里比,姐姐一比,哇,多了,果断收起来说:“不用比了。”弟弟也不介意:弟弟的红包是我给的,姐姐的红包是弟弟的妈妈给的。每年都是四百,今年弟弟家涨行情了,也没通知一声儿。所以弟弟吃亏了。姐姐乐滋滋的。
过年姐姐家准备的年货极多,一半就分给弟弟家,两家人共用一只卤鹅,拜同一位祖先。年夜饭也是在姐姐家吃的,弟弟家备了火锅料,姐姐家备齐八碗燕锅汤圆,圆圆满满过了年。
我总是很奇怪,姐姐为什么跟弟弟那么合拍。
我问小泥姐姐:“妈妈再生一个弟弟跟你玩。”
小泥总是说:“我有弟弟了,小远就是我弟弟。”
家里新增了乐高玩具,小小一盒,零件儿不少,撒了一堆,姐姐和弟弟一起玩儿,搭成了,姐姐不肯再拆,把完好的玩具放进盒子里,鼓鼓的,很难看,弟弟建议把玩具拆了再放回去。这样就整齐多了。姐姐懒,拆完了再放,以后还得再搭建啊,多累啊。于是两个人就吵起来了,各自不服,两头生气。
弟弟回家的时候盯着那本笑话书,好想把它拿回家啊,可是跟姐姐吵了,不好意思拿。
小泥的爸爸劝着:“你拿吧,回头我跟姐姐说一声。”
弟弟的妈妈也劝着:“姐姐不介意的。”
弟弟说:“姐姐会生气。”
这是真的,我想,小泥姐姐如果知道别人乱拿她的书,她一定会生气,得她同意了,才算是真正的同意。弟弟真是了解姐姐啊。
于是那本笑话终于没有借回去。
我们住市区,农村是老家。
回老家过节是我们的传统。阖家回去,对于有出息的人来说有些“衣锦还乡”的味道。孩子们不管你衣不衣锦,反正有小店铺可以买小玩具就是大喜事。
真的有不少小店铺。
弟弟跟姐姐各自买了闪光棒回来。过了一会儿,姐姐着急地向我挥手:“妈妈,你来一下。”我过去了,原来是弟弟在生闷气。
因为一只闪光棒丢了个接口,棒子接不成圆形的样子,弟弟很郁闷。
姐姐劝了很久了,没有效果。我找了找口袋,也是没有。
“那小接口是在哪里丢的呢?”
“路上。”姐姐说,弟弟在一边哼哼叽叽。
“刚买到手就丢了?那你们就要吸取教训了。什么教训呢?你们说。”
姐姐利索地回答:“以后买的东西不能放在口袋里!”
我不屑地“啊呸”了一声,弟弟破泣为笑。
姐姐一看不对,又回答:“以后要多买几条而且不能放在口袋里!”
我再次不屑而轻蔑地“啊呸”了一声。弟弟跟姐姐一起爆笑。情景教育失败,但是两个孩子的情绪好起来了。两人不再纠结这个丢失的几毛钱的小玩艺儿。
最终姐姐手里攥着钱,绕过长长的小巷帮弟弟买回一根青色的闪光棒。弟弟的情绪就好起来了。两个人把闪光棒围成一个大圆,或者拆开来再围成奥迪标志,或者拆成长长一条。就这么简单,也可以笑得流口水。
前阵子看几米的书,有句话令人产生怅然又酸涩的心绪:“花瓣们已经说好她们要一起绽放,也要一起凋谢,天使如何劝阻都没有用,他们已经说好这辈子要一起美丽,也要一起老去。”
而我们的家庭,我们的兄弟姐妹们,希望我们能一直相亲相爱,和好如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