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家经常发生这种事:七点半的毛笔兴趣班,小泥八点才到达目的地;周末约好小朋友十点见面,小泥九点五十九分还在家里找她的发饰;每晚说好九点半睡觉,十点半了她还在整理书架,连牙也没刷呢。所以时间观念在我家是淡之又淡的东西。
然而小学毕竟与幼儿园不一样。在我看来,小学生涯里最重要的就是养成孩子惜时的好习惯。惜时爱时夺时,才能做到争分夺秒,与时间竞赛,进而充分利用好每一分钟。怎么让小泥养成好的习惯,这在我来说是一件极之头痛的事情。这半年来,我们一直跟自己的缺点做斗争,相比半年之前,我跟她都有了很大进步。总结起来,当孩子出现浪费时间的散漫现象,我一般会这么做:
第一,提前半个小时做提醒。因为家庭的关系,小泥跟弟弟一起吃饭玩乐的时间很长,有时两个孩子玩得尽兴,根本不理什么作业,但是我通常会提前提醒她:“现在是八点了,如果你不开始做,九点是做不完的。”一年级的作业也挺多的,做到一半,她也会出来玩,我也挺能理解,但是在睡前半小时,我会再提醒她一次:“只剩下半小时了,如果你不赶快,你今晚的故事便听不成了。”睡前一个故事是我们的习惯,但是如果时间不够,故事时间便会取消。
孩子自制力差,因为有事前的提醒,小泥一般都会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任务。
第二,孩子虽小也得承担后果。小泥忘性大,开学之初经常忘记带这个忘记带那个,后来还经常忘记做作业,第二天醒来大哭:“妈妈,我作业忘记做了!”我很同情她,但是我只能说:“现在做是来不及的,你现在知道你时间安排得不好了吧?如果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看记录本,把作业完成,你觉得你还会忘记做吗?到学校后跟老师承认错误,以后不再犯就是了。”她很担心,但是这种担心是她应该承担的后果,我不肯帮她向老师解释,也不肯在这方面过多地帮她推卸责任。
孩子总以为有大人可以依靠,所以事事都要大人提醒,有时让她承担负面影响,才有主人公的自觉精神。
第三,时间规划不要过细过小。我从来不会过分约束她时间应该做什么事情,我只会告诉她:七点前应该吃完饭,这样九点前才有时间做作业;看电视的时间不能过长,这样才有时间听故事写日记;弟弟在家的时候她可以玩,我不要求她做作业,但是因为有玩乐的时间,看电视的时间便得减少……之类。相比之下有些家长很焦虑,看到孩子玩就急,一急就下命令:你立即去看完两本故事书!你现在立即做作业!你再玩你明天考试就不能得一百分!把时间规划得过紧过细,对孩子对大人都是不利的。在一小阶段内告诉她目的,她会有为之奋斗的目标并从中取得成就感。
过细的规划会令孩子有束缚感,而且大人也会感到身心疲惫。
第四,让孩子自主地安排一些时间。大人总是以自我为中心,觉得为孩子安排的东西全是好的,你要求她练毛笔,若她在看课外书,或者搭积木,你便觉得她没有充分利用时间,我觉得不能这么理解。如果孩子集中精力做一件事,便尽量不要打扰她。当父母以自己的意识去改变孩子时,这种促进全是客观的外力的因素,而不是自发的自主地发挥。让孩子自由地安排一些时间,能更好地发挥她的主观能动性。在惜时中更能取得较高的成效。
无为自治,说的便是适当放宽管束,让孩子有一定的自主决定权。
这半年来,小泥回家已能做到自觉拿出书本学习了。现在她的成绩不能说非常好,但是知识掌握得还算牢固,课外兴趣也能兼顾,玩乐的时间也不少,人家一进门儿就一直做作业,她还能看一会儿电视,看一小会儿书,玩一下玩具,有时还能串串门子。
所以我觉得养成惜时的好习惯很重要。经验拿来与大家共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