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十分尴尬的70后女人。但凡是70后坚持的我没能坚持住,80后洒脱的我也没能放开,不尴不尬吊在中间,十足的被遗弃一代。
我相信80后妈妈一定会乐于跟孩子过圣诞节,但是对于一个拖住了70后的后腿,又沾了点80后色彩的79年出生的女人而言,西方节日对咱没什么意义。我反省了一下,生长在这个生活节奏慢、历史悠久的古城里,我这种人便象那悠长古巷里走出来的带着丁香气息的女人那样,固守着一方水土,在这付水墨风水图里西方的玩艺儿失去了它的立足之地。
所以小泥对圣诞节的印象不深,偶尔在电视上看到那个老公公,在商店看到又红又白的那个假老人,或者幼儿园里分发的圣诞帽,我都只是一笔带过:“那就是西方的节日,没啥,一个白胡子老公公给懂事的小朋友一些礼物。圣诞节的晚上还张灯结彩,搞个圣诞树,上面有好看的灯火。大家一起吃个热闹的晚餐。说白了就跟咱们过年差不多。”小泥对老公公没兴趣,因为老公公就算送礼物也没送她,她只对那顶圣诞帽垂涎三尺,哈得要命。我当成一般礼物买来送她。完了还打破西方那个神秘的传说:“小泥,关于老公公送礼物的故事,那是骗人的,其实还是爸爸妈妈送的礼物,圣诞公公不存在,那是一个美丽的故事。”
没有希冀就没有失望,对于小泥,她从来没期望过收圣诞老人的礼物,现在也不会失落。
象圣诞节一样,对于西方其他节日我不避讳也不强调,如果将来小泥觉得西方的情人节比中国的情人节浪漫,那是她的观念,我支持。目前,我至少觉得中国过年这只叫做“年”的怪兽远比那个老人可爱得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