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现代婚姻鸡肋杂谈 |
分类: 琐碎人生 |
前阵子看刘墉的书,说台湾女性,中年丧偶的比没有丧偶的命长,因为没有家累,孩子大了懂得体贴,老公死了没有拖累,身边又有俩小钱,想去哪去哪,想玩啥玩啥,有一天突然想倒贴小白脸了,谁也没权反对。真正是自由无止境。说得婚姻恐怖如斯。
活在当下的人,未婚的不想结婚,结婚的后悔结婚,离的呢,也不急于再次走进围城。为什么女性现在对婚姻的依赖感越来越淡了?以前觉得没有男人不行,现在一个个离了男人,生活好象越过越滋润了?
物质?难道你没有手没有受过教育?难道你不能凭一已之力养活自己?就算是全职妈妈,你成天累死累活的,潜在的价值也高于一位在职的女性。谁说你就应该受男人呼呼喝喝使唤来使唤去?就算你啥也不干成天就知道刷卡购物,难道你没有给这个会赚钱的男人以精神支柱?难道你没有为他有一个完整的家作出贡献?难道你本身的漂亮精明雍容华贵没有为他充了场面?难道你的存在就不能说明一点:他很幸福?可是反过来想,这个男人你能靠多久?他愿意供给你多久这样安逸的生活?你的付出是不是建立在一个稳定的长久的环境下?是不是有一天当他说散的时候,你就一分保障也没有?这样的男人,你依靠他什么?你还不如拿一切精力与资本去开创自己的事业自己的人生呢。自己站稳脚跟,人家爱来来,不爱来,咱找别人过情人节去。
劳力?物质靠不住,那么利用他的劳力好吧。以前还得抬煤气呀,干粗活啊。有个男人在女人就可以偷懒了。你真这样想啊?别傻了,冯宝宝年轻的时候演过一部叫啥名的戏忘记了,只记得她跟丈夫离了婚,千求万求丈夫也不回头,冯宝宝伤心欲绝,夜半下雨,家里灯泡坏了,她抱着女儿痛哭--如果老公还在,他就知道怎么办了。后来怎么样了?老公反悔离开那边的女人回家了,女儿不认他,冯宝宝也不认,彼时她已经成为老板娘,成功经营一家饮食店。谁说没男人不行?你靠他来换灯泡,省省吧!
但是当他有事情找你商量,你得当倾听者,他有麻烦让你帮忙,你得出钱出力,他有心结,你还得帮他解开。你自己的烦心事根本没有时间也没有机会讲。
女人为何会劳叼,因为她找不到倾听的机会也找不到倾听的气氛。她只有见缝插针,有啥说啥。
女性赚钱越来越多的时候,咱当然可以选择只过情人节。
不能不说这是一个物质社会。钱的确可以买来很多东西。当钱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我们对男人的依赖也就越来越淡,比如我们能出10块钱让人当搬运工,就不必用1天的温柔去哄老公做劳力。
何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就是当经济能力足够供我们自由地生活时,我们不必走进围城去看男人的脸色。我们可以自主支配金钱,而不必为了一只LV手袋,得瞻仰老公的脸色半天,再挑个合适的时机去告诉他这个“奢侈”的爱好。我们也不必把自己辛苦得来的钱,分到老公远房亲戚的口袋里,还得装作客气大方地请人家再有啥困难还到咱家来,咱家啊,无私贡献!更不必担心把钱往娘家送会引起家翁家婆的不满。
咱的钱想怎么花就怎么花,爱出国玩出国玩,爱穿得多漂亮也没人管,虫草阿胶想怎么吃怎么吃,天天上五星级喝卡布其诺咖啡自己也花得起。最主要的,咱爱怎么挑男友怎么挑男友,不必考虑对方的经济对方有没有车子房子,就是男方离了多带个孩子,咱喜欢,照样养得起。
想了想,咱又不靠他的钱,结了婚他又对咱掉以轻心,不如同居,不如分手。所以啊,咱不想结婚,就不想结婚。OK。
现在社会的风气开放,对同性恋也放宽了标准,只有真心相爱有什么相关?所以人家结不结婚关你什么事?只是人家的一种生活态度,所以在社会舆论呈现宽松平和的趋势时,女性的路似乎不只是婚姻那么狭窄。我不结婚,只是同居,我不同居,我单身,我就是结了婚,我还不喜欢还能离婚,我不离婚,我还丁克一族。我不怕人家说我行事雷人。我就是我。过好自己的生活质量就OK。路是自己的,由他们说去吧!新时代女性,连这一点胆识都没有吗?
咱就不喜欢结婚,咱就希望天天是情人节,不必当黄脸婆,也不想过那什劳子三八节,咱就这么想,也这么过。还需要理由吗?嘿嘿。
推荐更多精彩文章: